2012牛頓台灣日洋溢青春活力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11日訊】「2012牛頓台灣日」於5月5日在僑教中心旁邊的Hyde公園舉行﹐從中午至下午四點人潮不斷﹐預計超過千人參加。牛頓市長瓦倫(Setti Warren)、麻州眾議員黃子安、陳德基和Kay Khan,以及牛頓市議員萊斯(John Rice)和譚繼欣等主流政要,和經文處洪慧珠處長、僑教中心黃正杰主任及所有參與的團體機構成員,在兩尊三太子的引導下﹐一起在林肯街上進行遊行活動,為台灣日揭開了熱鬧的序幕。

當天的司儀是Brandeis大學的林郁晴和Bently學院的林昆慶擔任,他們以中文和英文介紹嘉賓、活動的流程和表演項目,把整個表演節目和周邊大大小小的攤位串連了起來。來參加的人們不僅有台灣味的食物可以吃、有台灣童玩可以玩,並且有不停歇的表演可以看。電音三太子搭配著「保庇」一曲,跳出台灣人對保留傳統習俗文化的堅持。

除了往年必參加的團體﹐以及「臺灣省舞獅技藝會」十名藝師擺攤展示美濃紙傘、龍鬚糖、竹編、捏麵人、福袋香包、地雷、織布祈福吊飾、動力童玩、畫糖等台灣傳統民俗技藝外﹐今年多了許多年輕人的攤位﹐讓整個活動充滿青春活力。


台灣日遊行在兩尊三太子的引導下﹐揭開了熱鬧的序幕。(攝影﹕馮文鸞/大紀元)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舞蹈表演。(攝影﹕馮文鸞/大紀元)

林依璇把從在佛羅里達大學時所學到的專長,結合美國的身體彩繪藝術,在台灣日裡,一邊嘴裡跟美國小孩子聊她在台灣的成長故事,一邊在他們的臉上畫下美麗又自信的圖案。小朋友們帶著滿意的神情徘徊在攤位邊,林依璇在台灣的成長小故事,和臉上的圖騰一樣,深刻地在美國小朋友的心裡。


大提琴家林明慧演奏「燒肉粽」等台灣歌謠。(攝影﹕馮文鸞/大紀元)

新英格蘭台灣學生會把去台灣夜市必玩的遊戲「麻將連線」重現在台灣日,並且有台灣道地的炸花枝丸、雞蛋糕和茶類飲品,讓大家可以體驗台灣在地的小吃和遊戲。

另外有一攤是賣T-shirt,由劍橋合唱團團長陳立英和幾位好朋友創立的「Tofu Kungfu」 ,把台灣及美國文字和思想融為一體,創造出有創意的台式英文T-shirt,來推廣中華文化。陳立英表示品牌名字的概念是來自於—中文的「豆腐」和「功夫」兩個詞都是由英文直接音譯成中文而來的,並且兼具了軟和硬的結合。


波士頓台大校友會長張維鈞(右)主持的打彈子、烤香腸攤位很受歡迎。(攝影﹕馮文鸞/大紀元)

彩繪藝術師林依璇(右一)和她的「作品」合影。(攝影﹕蔡雅芸/大紀元)

陳立英也不忘在攤位擺上劍橋合唱團即將在19日晚7點半於MIT的Kresge Little Theater舉行20週年演唱會《雙十年華》的傳單。

當天表演節目有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舞龍舞獅、戰鼓、扯鈴、舞蹈﹔客家鄉親會的採茶舞﹔Nia帶動跳﹔天悅舞蹈團的「蓮花頌」、「長綢舞」﹔大提琴家林明慧演奏「燒肉粽」等台灣歌謠﹔藝協中國傳統舞蹈團表演「鐵扇雄風」等﹐吸引大批遊客圍觀。(圖與文﹕蔡雅芸)◇

相關新聞
「牛頓台灣日」3/15舉行
七百人湧入牛頓市「台灣日」 享受中華文化饗宴
牛頓「台灣日」5/2舉行
牛頓台灣日 5/1辦嘉年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