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為何致蔣介石「亥敬」電並去台灣?

人氣 763

【大紀元2012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綜合報道)《時代週報》日前採訪了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他向外界解釋澄清關於父親白崇禧的重大歷史誤會:1948年白崇禧致蔣介石兩封電報「逼宮」之說不屬實。事實上,白崇禧始終扮演著襄贊元戎的角色,對蔣介石絕對無「取而代之」非份之想。去台灣是白崇禧自己的選擇,所謂「被騙到台灣」是謊言謠傳。

白先勇還明確表示反對「去蔣化」,他認為「去蔣化」就是「去中國化」,搞「台獨」。

淮海平津危急 國軍主力兵團損失殆盡

1948年11月間,80萬杜聿明、劉峙指揮的蔣介石精銳國軍與60萬中共陳毅、粟裕華東野戰軍和劉伯承、鄧小平中原野戰軍在徐蚌地區展開殊死大決戰。

至12月15日,在國防部共諜、作戰廳長郭汝瑰和參謀次長劉斐的配合下,再加上潛伏共諜張克俠、何基灃、廖運周在淮海前線率部投共叛變,國軍黃百韜第7兵團10萬人全部被殲滅,司令官黃百韜上將自殺殉國。被白崇禧派往救援徐州的黃維兵團12萬人也被圍殲,兵團司令黃維被俘。徐州剿匪副總司令杜聿明率領的30多萬自徐州撤退的國軍,與邱清泉、李彌兵團之22個師被分割包圍,隨時面臨共軍發動的總攻。與此同時,華北傅作義集團也陷入林彪共軍的分割包圍,共軍隨時準備攻打天津,北平也岌岌可危。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白崇禧於第一時間派遣黃維兵團12萬人支援,兵團司令黃維(最前方坐者)戰敗被俘。(記者吳涔溪翻攝)

此時,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在武漢尚擁有約20多萬桂系軍隊。雖然毛澤東派密使以高價許諾誘惑他投共,但是白崇禧以「自古漢賊不兩立」嚴拒,他堅持要保江南半壁江山,與共產黨「劃江而治」。為此,他精心謀劃部署了一個半環形湘鄂聯合反共防線,卻不料後來因程潛、陳明仁、唐生智等高級將領在長沙叛變投共而遭破壞。

白崇禧兩電「逼宮」?

此時,蔣介石已有引退之意,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與中共議和。不過,蔣介石遲遲未正式宣佈引退。眼見局勢形同燃眉,共軍佔領平津後即將打過長江,南京不保,國民政府危在旦夕,白崇禧「不避斧鉞」,於亥月(12月)敬日(24日),從漢口致電蔣介石(史稱《亥敬》電),敬請蔣介石相機將真正謀和誠意轉知美國,請美、英、蘇三國出面調處、共同斡旋和平;並乘京、滬、平、津尚在國軍掌握之中,迅作對內對外進行和談部署,爭取時間。

「民心代表軍心,民意猶如士氣,默察近日民心離散,士氣消沉,遂使軍事失利,主力兵團損失殆盡,倘無喘息整補之機,整個國軍雖不辭任何犧牲,亦無救於各個之崩潰。言念及此,憂心如焚。崇禧辱承知遇,垂二十餘年。當茲存亡危急之秋,不能再有片刻猶豫之時。倘知而不言,或言而不盡,對國家為不忠,對民族為不孝。故敢不避斧鉞,披肝瀝膽,上瀆鈞聽,並貢芻蕘:

一、相機將真正謀和誠意轉知美國,請美、英、蘇出面調處,共同斡旋和平。
二、由民意機關向對方呼籲和平,恢復和平談判。
三、雙方軍隊應在原地停止軍事行動,聽候和平解決。

以上所陳,伏乞鑒核察納,並望乘京、滬、平、津尚在吾人掌握之中,迅作對內對外和談佈置,爭取時間,若待兵臨長江,威脅首都,屆時再言和談,已失去對等資格,噬臍莫及矣。」

(1948年12月24日白崇禧致蔣介石《亥敬》電)

由於蔣介石對白的「亥敬」電無任何反應,同時,又因平津戰役爆發,塘沽戰事激烈,12月30日(全指30日),白崇禧又對蔣發出「亥全」電,重申前電主張如下:

「當今局勢,戰既不易,和亦困難。以言戰爭,則戰力懸殊,外援不繼;以言和平,則敵焰方張,不易接受。觀敵近日廣播宣佈戰爭罪犯,可以判斷其乘我士氣不振,繼續用兵,使我京滬平津失陷,革命武力消滅,以遂其赤化整個中國之野心。顧念時間迫促,懇請乘早英斷。……總之,我方無論和戰,必須迅謀決定,整個團結,方有生機,萬不可被敵分化,以蹈各個擊破之慘境。」(1948年12月30日白崇禧致蔣介石《亥全》電)

這就是後來被外界稱為「逼宮」的兩封電報,也有聲音稱正是這兩封電報令蔣介石「被迫下野」。

白先勇認為「逼宮」之說,並不妥當。他說:「當時國民黨政權很危險,我父親認為唯一能救國民黨政權的就是美國出面調停,跟共產黨劃江而治。美國人要出面調停的話,蔣介石必定下野。他就打電報給蔣介石,那時候這也是大忌諱,父親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

白先勇在新書中表示,「事實上,父親一直是蔣介石的最高軍事幕僚長,扮演著襄贊元戎的角色,絕對無『取而代之』非份之想。『逼宮『之說,並不屬實。父親一生把國家利益放在最前面,當時國民黨政權危在旦夕,父親才『不得不』上書蔣介石,提議敦促美英蘇三國出面調節和平。」

白先勇認為,徐蚌會戰「按兵不發」和兩封電報「逼宮」,是外界對於白崇禧的誤解,也是蔣介石一直對白崇禧提防的又一顆種子。

白崇禧被騙到台灣?

1949年11月20日,白崇禧飛抵重慶,和蔣中正進行最後會晤,商量如何支撐殘局。他率領不足30萬桂軍與百萬林彪共軍從湖北、湖南一直打到廣西,手下子弟兵打得不剩一兵一卒,終於無力回天,在12月退至海南島。

當時,白崇禧有很多歸宿可以選擇,如香港,美國,甚至是中東伊斯蘭國家,例如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馬步芳就移居了沙特阿拉伯。可是,白崇禧不顧李宗仁和諸位好友的勸阻,在12月30日毅然從海口飛往當時危機四伏、風雨飄搖的台灣,與中華民國共存亡。

中共媒體大肆造謠說,蔣介石派專人飛赴海南島,邀請白崇禧去台北組閣,承諾給出「行政院長」的官銜,將「白崇禧騙到台灣」。

白先勇表示,父親白崇禧不可能那麼容易受騙,他當然瞭解國民黨的政治文化,亦深知他入台後可能遭遇的風險,但父親心中坦蕩。

白先勇認為,父親最終選擇到台灣,是他人生至關重要的一筆:「我父親自己講,這是向歷史交代,跟民國共存亡。別人說他被騙到台灣去,哪那麼容易受騙?想到台灣去做官,我父親是軍人做行政院長幹什麼呢?行政院長有什麼意義?而且他在大陸,國防部長他都做過了,他怎麼會貪職去做這個。他跟蔣介石相交四十年,蔣介石對他什麼樣,他當然清楚。」

白先勇說:「跟民國共存亡,這是他一生的抱負,一生的信仰,到台灣去,這是他自己的節操,從一而終。不錯,是蔣介石寫信讓他去的,但是也是他自己要去的。台灣那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政權風雨飄搖,共軍隨時可以渡海的,很多人讓他不要去,他還跟我媽媽、兩個弟弟到台灣去。後來他死在台灣,是死得其所的,他覺得是死在中華國民政府的地方。」

香港電視台女記者曾經對白先勇說:「我們知道,您的父親是抗日的。」白先勇搖搖頭,回答說:「不,他首先是反共的。」

著名作家章詒和曾經問白先勇:「在毛與蔣之間,最後還是選擇了蔣。」白先勇對此的回答是:「他沒有選擇毛,也沒有選擇蔣,他選擇的是國,中華民國。」

白先勇還澄清表示,所謂「蔣介石派特工下毒」害死白崇禧是謠傳。(詳見
蔣介石曾明示白崇禧接棒 白常犯顏直諫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4/28/n3576564.htm)

逆境中保持凜然尊嚴 默默坚忍

白先勇表示,父親白崇禧在台灣的晚年過得並不平靜,沒有受到一個曾經對國家有過重大貢獻的軍人應該獲得的尊重。表面上他享有一級上將的待遇,事實上暗地卻遭情治人員監控跟蹤。「父親對此極為憤恚,曾密函蔣介石詰問原由。」

對於在台灣的處境遭遇,白崇禧即使在自己兒子面前也未曾抱怨一句,獨自一人以大善大忍的博大胸懷,默默堅忍承受了一切風霜雨雪和不公。

白先勇表示,在台灣,白崇禧於逆境中始終保持著一份凜然的尊嚴,因為他深信自己功在黨國,他的歷史地位絕不是一些猥瑣的特務跟監動作所能撼搖。最後他死在中華民國的土地上,是他求仁得仁。

他表示,父親白崇禧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看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大陸淪陷,這一直是父親的痛中之痛,他念茲在茲的仍是反攻復國的大業。去世前不久,還在「焦思國軍何時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

最傑出將領去世 蔣介石第一個前來祭悼

1966年12月2日,73歲的白崇禧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親筆題詞頒發「軫念勳猷」挽額及「旌忠狀」,由何應欽、孫科、陳立夫、顧祝同等200餘人組成治喪委員會,以最高軍禮和國葬規格下葬白崇禧,葬禮備極哀榮。

12月9日早上不到8點,蔣中正第一個來到台北市立殯儀館祭悼英雄,蔣經國代表國防部主祭,陸海空三軍、聯勤總司令部的各位總司令和部長都來祭悼。白先勇表示,在父親的葬禮上,蔣中正「臉上的悲哀是真的,那時候感受是真的。」

美國《紐約時報》於12月9日當天自台北發佈特訊報道:

蔣介石麾下自20年代即負盛名之國民黨軍隊將領白崇禧將軍逝世,享年73歲。遠自1920年代起,曾經參與中華民國主要戰役的將軍們今日聚集於此,共同向一位卓越將領致敬。被譽為「中華民國最傑出將領」的白崇禧將軍上星期五因冠狀動脈梗塞逝世,享年73歲,今日以最高軍禮下葬。

上海裕隆汽車集團創辦人嚴慶齡,跟白將軍並無私交,也無往來,嚴慶齡敬獻給白崇禧將軍如下的輓聯,代表了他那一輩歷經滄桑的中國人對白將軍的評價:

治兵則寒敵膽 為政則得民心 秉筆記宏猷不讓汾陽功業
於黨國矢忠誠 於順逆能明辨 蓋棺昭大節無慚諸葛聲名

舉行公祭後,由四位國軍一級上將顧祝同、周至柔、余漢謀、黃鎮球,在白崇禧靈柩上覆蓋中華民國國旗,後被安葬在白家「白榕蔭堂墓園」。

白先勇:「去蔣化」就是「去中國化」

蔣介石視白崇禧為「國民黨內第一高人」。對於白崇禧與蔣介石之間的真實關係,白先勇用「非常複雜」四個字來概括,「蔣、白之間,長達40年的恩怨分合,其糾結曲折,微妙多變,絕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楚。」

他表示,現在台灣和大陸一些人,往往喜歡誇大蔣白兩人之間的矛盾,而且把矛盾變得瑣碎。其實,蔣白兩人之間的一些衝突,首先在兩者的個性,二雄難以並立。

在白先勇看來,蔣白之間的「合作」比「分」更重要,蔣對白頗為倚重,白崇禧長期擔任蔣介石的最高軍事幕僚長,抗戰期間,蔣中正甚至明示由白崇禧接棒。他拿父親的一句話來概括蔣白關係,白崇禧說,「總統是很重用我的,可惜我有些話他沒聽。」

雖然蔣白兩人因國家大事發生過爭論和矛盾,但是白先勇明確表示反對「去蔣化」。

2007年,當時台灣島內「去蔣化」日熾,白先勇對大陸《南方週末》雜誌表示說:

「『去蔣化』的目的就是『去中國化』、搞『台獨』。『去中』與『去蔣』事實上是一個問題的兩面。」

白先勇把「去蔣化」看成是選舉戲。他哂笑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拭目以待,看看它能演到什麼時候。」


(視頻:白先勇:父親白崇禧一生道出民國史
白先勇說:《民國與父親——白崇禧將軍身影集》這本書給大陸讀者很大的震憾和教育,他們從前所讀到的歷史教科書,跟這本書很不一樣。這本書不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照片,照片是不能作假的,是歷史鐵證。)


(視頻:《父親與民國》大陸發表會,播放白崇禧生平記錄片
著名作家、《往事並不如煙》作者章詒和解讀評析白先勇的憂患人生和作品的文學歷史價值。白先勇解說白崇禧記錄片。在白崇禧國葬上,蔣中正總統第一個前來祭悼白崇禧,蔣經國代表國防部主祭,陸海空三軍、聯勤總司令部的各位總司令和部長都前來祭悼英雄。)

(白崇禧將軍和國軍保家衛國視頻回顧如下)


(視頻:不朽的光榮—— 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 1945年8月,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白崇禧上將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戰戰略,歷時14年艱苦卓絕浴血抗戰,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視頻:1945年10月10日,日軍在北平太和殿前投降: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白崇禧上將親臨現場監督,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代表中國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北平十萬餘民眾和美、英、蘇、法等國代表觀禮,民眾激動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聲震屋瓦,響徹雲霄。)


(點擊觀看視頻:中華戰神白崇禧投身辛亥革命,統一廣西,北伐、 抗戰、 剿共 ———— 統一廣西後,敬仰孫中山的白崇禧在桂林獨秀峰下,專門建立了一座中山紀念塔和仰止亭,上書兩行大字「中山不死,主義常新」。)


(視頻:中華戰神白崇禧 —— 青天白日旗飛揚 永恆不滅英雄的光芒)


(視頻:戰神白崇禧 —— 巍巍大中華 梅花千古頌)


(點擊觀看歷史記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23) 日機轟炸蔣中正老家,白崇禧獻計克敵制勝,桂南會戰崑崙關攻堅戰大捷,消滅日寇「鋼軍」。)


(點擊觀看歷史記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14) 徐州會戰血戰台兒莊 ,蔣中正親臨視察,白崇禧助李宗仁獲大捷 )


(視頻:抗日衛國 中華戰神白崇禧——碧血黃花崗 萬世流芳頌)

 

相關新聞
李淨明:抗日拒共 「小諸葛」白崇禧的睿智
真言:風雲變幻 抗日將軍呂文貞誤入歧途
【歷史今日】「戰神」白崇禧誕生護中華
真言:中共貪天之功 白崇禧才是持久戰第一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