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 處理陳光誠事件 奧巴馬失去膽識

人氣 5

【大紀元2012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芳菲編譯報導)彭博社專欄作家皮賽克(William Pesek)近日撰文《在陳光誠的苦難中,奧巴馬的大無畏不見了》。文章說,目前,持不同政見者從不同方向解讀陳光誠事件。有人認為中共領導人是無情的暴徒;有人認為希拉里對中共退縮;還有人認為陳光誠情緒不穩定或是譁眾取寵的投機者。

作者認為,對那些還在試圖搞清薄熙來醜聞的人們而言,陳光誠事件是中共當局模糊真相的又一佐證。盲人陳光誠如何從看守重重的家中逃出,敲開了300英里之外的美國大使館之門,這其中的真相離我們實在太遠。想了解其中曲折,可能要等到知名導演李安或者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把這個故事搬到大屏幕。

然而,從中美處理陳光誠案件的過程和之前中共領導人扳倒薄熙來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些苗頭。如果陳光誠出逃美國大使館的事情發生在前幾年,可能北京對此會有些傳聞,但不會有CNN採訪等國際傳媒宣揚,可能也沒有中美官員對陳光誠的去留進行討價還價。掩蓋異議對中國政府越來越困難,這種情況本身就可能導致重大變化。

2012諸多挑戰

陳光誠成功出逃是否會激勵更多的此類事件?多起類似倒戈事件可能會使2012年成為中共政權動蕩的一年。中共當局是否在擔憂類似阿拉伯地區的起義會引發中國重大變化?薄熙來事件也表明中共當局正發現它控制新聞的能力受到挑戰。原重慶市委書記貪污腐敗的新聞和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商人也一起被曝光。中共當局當然不想這種醜聞成為國際頭條新聞,但無能為力。

美國政府對陳光誠事件的回應表明,至少到目前為止,奧巴馬政府的行為不被稱道。陳光誠事件內幕尚未公開,但這個事件顯示美國政府懼怕得罪中共領導人。就作者看來,在陳光誠說受到中共當局威脅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沒有做出足夠的努力來保護陳和他的家人。這也是中美關係中權利轉移的一個信號。

由於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的實力和野心也在增加。如果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認為向中共示好會使得人民幣升值從而減少美國貿易逆差帶來的損失,那麼他在同自己開玩笑。作者調侃,中共會因為盜版業對好萊塢和矽谷進行口頭道歉,但同時數億千萬的中國人以此為生。那些期望中國給美國帶來經濟復甦的人是在做夢。

因此,我們不要假裝中美會晤如此重要。中共正在經歷從胡錦濤到習近平的權利交接,中共當局正面對幾十年來最大的政治醜聞。在這種背景下,少一次中美會談不會造成大損失。

迷失的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變化是錯綜複雜的。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使得發展中國家--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債主。如果中國銷售其所持的美國公債,會對國際市場造成混亂。

一些人認為經濟高於人權是精明的政治觀念。希拉里就是以此為基點在2009年開始了她的國務卿生涯。拋開人權和政治犯待遇,希拉里強調「我們的經濟如此緊密的纏繞在一起」,如果美國政府無法支付赤字開銷,對中共當局也沒有好處。

作者結論,陳光誠事件是對奧巴馬的一次考驗。一年前的這個時刻,我們歡慶本拉登被擊斃。奧巴馬政府因為大膽決策受到讚揚。現在,白宮對陳光誠事件的處理顯示,這種勇氣消失了。當奧巴馬有機會向世界宣布他的政府是什麼造的,答案非常清楚:債務,很多的債務!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玉清心:為何不請「鍾馗」陳光誠 打惡鬼周永康?
李明曉:美大使館幫助陳光誠,中共倒打一耙
克林頓離開 陳光誠事件或導致更大壓制
美媒:陳光誠留學讓美中挽回面子 維權事業被忽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