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止暴一起來 助受創童找回自我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6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我從幼稚園就開始被爸爸打,曾被綁在鐵窗上用皮帶抽打,甚至被脫光衣服趕出家門,爸爸也會打媽媽,媽媽總說,『沒關係,忍一忍就好了!』」阿忠沉重地說道。勵馨基金會指出,台灣每年新增近10萬的受傷「內在小孩」,他們急需受援,加強正向保護因子,避免長大後成為施暴者或受虐者。

受傷的內在小孩是指成長過程中,曾有不愉快童年情感記憶的孩童。許多受暴婦女基於給孩子完整的家,一直忍受施暴者的行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沈瓊桃說,事實上,台灣外研究皆顯示,單方面的忍受不能解決問題,更不能夠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反而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重點不在於「家庭結構」,而是「家庭功能」,是否有發揮到滋養、保護及照顧功能,她也呼籲受暴者主動尋求協助。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玥好指出,去年家暴、性侵事件通報統計,17歲以下家暴被害人有2.2萬餘名、性侵被害人7千餘名、目睹暴力兒童6.8萬餘名;去年至少有9.7萬餘人,心中都有個受傷的內在小孩。

家暴案件越來越多,沈瓊桃指出,家暴並非家務事,需要耗費許多社會成本,驗傷就牽扯醫療成本,若打官司申請保護令就會有司法成本,後續還有心理諮商等成本,也會延伸暴力循環。受暴加害人長大可能成為施暴者,有的甚至認為被打是理所當然。

勵馨基金會鼓勵受傷內在小孩,懂得自我肯定及正向思考,努力增加正向社會經驗,以及主動尋求協助,終止暴力是停止暴力傷害、展開復原歷程的治本之道。◇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