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本也常為博愛座衝突 矢板:更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

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賴玟茹、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公車、捷運博愛座爭議近日頻繁躍上媒體版面,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其實日本也經常為了博愛座發生衝突,但因為對社會影響不大,通常媒體就不會報導,「我們更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可能會影響到每一個台灣人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大事。

近日有媒體報導多起長者要求其他捷運或公車乘客讓出「博愛座」而爆發口角、肢體衝突的事件。矢板明夫觀察,最近這一兩年,台灣媒體上突然頻繁出現「博愛座」衝突的事件,讓許多人擔憂是不是台灣社會出現了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是常態,其實日本也一樣,經常為了「優先席」發生衝突,如果對社會影響不大,通常媒體就不會報導。

「我們更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矢板明夫以立法院正在討論的國會改革法案為例表示,比起博愛座讓席糾紛,這可能會影響到每一個台灣人的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矢板明夫認為,「博愛座」本來就是一個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的模糊概念,每個人對什麼人應該坐的標準也不一樣;再加上現在社會陌生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少、待人接物越來越笨拙,交流時發生誤會的情況越來越多。何況,讓座本來是一種善行,如果淪為義務,而不是人與人之間將心比心的關懷、體諒,就失去了美意。

台南市長黃偉哲20受訪時也談到,博愛座應該是公民發揮對社會弱勢關愛的精神,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應該這樣做,是否讓座是公民素養層次的問題、是公民素質的體現,事實上台灣也因為民眾經常主動起身讓座而被許多外國人稱讚有人情味;若真的有人要在需要座位的人面前囂張占用博愛座,無疑是表現自己的下線,不宜用法律硬性規定。◇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