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人民幣兌美元貶0.9% 恐引貿易緊張

人氣 1

【大紀元2012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五月份,人民幣進一步兌美元貶值0.9%,創下2005年夏天中共允許人民幣逐漸升值後的單月最大貶幅。此舉或可促進中國的出口,但卻會讓中國對歐洲、尤其對美國的貿易摩擦惡化,也反映今春中國的內需劇降,需要靠出口的增長來拉抬經濟。

《紐約時報》報導,過去三年來,奧巴馬政府一直敦促中共允許人民幣更多的升值,而非貶值,以便讓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縮減,去年逆差2,954.6億美元,創下史上新高。

近期,美國財政部在報告中批評中共操弄人民幣,並首度要求中共公布在外匯市場進行干預的金額資料。但該報告仍沒有將中國貼上外匯操縱國的標籤。

週一,在這份報告刊出後,人民幣微升,但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卻持續走貶。週四,美國財政部拒絕評論人民幣的貶值,而中共人民銀行也自今春以來對其外匯政策保持緘默。

去年秋天,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表示,如果他當上總統,他上任的第一天可能就會將中國貼上外匯操弄國的標籤。他更在近期的電視廣告文宣中稱,「羅姆尼總統會在貿易上對中國表現強硬,也會要求他們按遊戲照規則來玩。」

銀行家和經濟學家說,最近幾個星期,已有證據顯示,外國投資人和中國民眾的資金已移出中國。由於歐洲和中國的經濟在今春惡化,全球許多貨幣基金經理人都轉為風險趨避,許多新興市場的貨幣開始出現貶值的現象。

但由於中共掌握3.3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因此北京仍有很大的揮灑空間操縱人民幣匯價。部份經濟學家懷疑,人民幣近期的貶值只能表示中共企圖刺激出口。

前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經濟學家普拉薩德(Eswar S. Prasad)表示:「在增長減緩、出口需求疲弱的困難期間,中共當局抓住資本淨流出的機會引導人民幣進一步兌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

今年春天,中國的固定投資增幅創下10年新低,外人投資也逐漸衰退,零售銷售低迷,同時房市泡沫快速消氣。中國出口的增加,可望刺激就業和財富的增長,讓製鞋業、服裝夜、平板顯示器和汽車零組件等出口導向行業走出低迷。

但在全球經濟緩增的此刻,中國出口的暴增可能會讓許多跟中國出口品競爭的其他發展中國 家 的工人失業。

此外,中國也快速轉向出口高科技產品,如通訊器材和風力發電的渦輪,這類的出口增長將會排擠美國、歐洲和日本類似產品的出口。

人民幣貶值的另一個理由是,歐元近期對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若無法兌美元貶值,則將兌歐元升值,如此將傷害中國對歐洲的出口,而中國對歐洲的出口金額還稍高於對美國的出口。據統計,儘管人民幣五月份兌美元貶值,但仍然兌歐元升值5.5%。

一些中國的經濟學家主張,當前的人民幣應該貶值。上海興業銀行(Industrial Bank)經濟學家魯政委(Lu Zhengwei)是主張人民幣貶值的專家之一。他說:「我個人認為人民幣今年多少將會趨穩定,但理想上,它應該至少貶值3~5%。」「疲弱的海外需求不是中國出口的唯一理由,人民幣的有效升值也難辭其咎。」

然而,多數的中國經濟學家對上述的論點抱持懷疑,他們認為人民幣貶值將讓中國更依賴出口,也將讓中國的進口物價上升,讓消費者遭殃。他們說,中國今年的GDP偏低將不可避免,因為當局正在打壓房市,這部分的減損是人民幣貶值的出口效益所無法彌補的。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大陸央行調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至1%
人民幣擴大浮動區間 匯豐:波動性增加
人民幣升破6.27元  創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