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香港強推「國民教育」必失敗

人氣 27

【大紀元2012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針對洗腦教育在香港引起強烈反彈,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臧山認為,這是「一國兩制」的不同所致。他說,國民教育在中國大陸叫做政治課,在西方國家稱為公民教育。中國不承認公民,雖然這個詞在30年代蘇聯大清洗之後也普遍使用。國民和公民有明顯的區別,前者只是老百姓,後者是現代具有完全政治權力的普通人。

中共治下的國民是有等級的,中共常用的稱呼有「黨群關係」、「幹群關係」等,顯示在這個國家裏面,普通人和「黨」是有區別的。中共的政治教育,凡是在大陸生活過的人都有強烈的印象,黨國不分,黨政不分,當然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因此,在這個基礎下推行的國民洗腦教育,在香港必然失敗。「無論是否出現大規模的反對,這樣的教育無法在香港成功。因為中共的政治教育基於幾個基本前提條件,包括封閉的政治社會系統、全然控制的新聞媒體和輿論環境。兩點在香港都不成立。香港是一個開放社會,新聞媒體有相當的自由,社會輿論有自由討論和批評的環境。」

其二,這種落後的黨國不分的思維,即使是在中國大陸,也受到普通民眾越來越主動的唾棄。在中國互聯網上,網民對黨和國家的混淆普遍採取批判的態度。中共政府在理論和輿論上正處於節節敗退的局面。他說:「中共常常辯白說,中國大陸經濟不發達,因此不能採取現代社會制度。這種說法當然是詭辯,但其背後的邏輯,是一旦經濟更為發達,社會制度便可以進化到比較現代的模式。從這個邏輯推論,香港作為世界上一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顯然更合適先進和現代的社會結構模式。」

石臧山表示,中共政治洗腦,在中國大陸已經被證明是極為失敗的手段。否則,也不會出現八九學運,大陸政府也不會全力加緊所謂的「校園維穩」措施。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國家認同並不是特別的問題,因為中國人從文化和血緣上,很容易產生這種群體身份認同。這和德國、北歐等種族較為單一的國家類似。美國這樣的國家,由於其社會的多樣性,基本公民教育和國家認同更為重要。

在中國、俄羅斯和以前的德國這樣的社會,極端化的國民教育,最後很可能演變為法西斯化的國家主義認同。不過,現在和以前不同,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大眾媒體和大眾輿論控制弱化,國家政權對此非常無奈。

香港治理模式將引導大陸

過去30年以來,香港是中國大陸民眾心目中的一個目標和燈塔,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香港的治理模式也是大陸很多地方政府的效仿目標。即使是現在,很多大陸民眾會把港府處理官員關係的模式與本地政府進行比較。這樣的模式,在未來仍會對中國大陸有很大的引導作用。

他說,香港人必須認清楚,香港為甚麼有今天的「先進性」,香港還有哪些優勢?「很明顯,獨立的法治、自由的媒體、中立的公務員體制、開放自由的商業和人文環境,是香港的優勢。喪失了這些,香港無法和上海競爭,甚至無法和珠三角其它城市競爭。正因為這樣,香港必須保證下一代有『更全球、更現代』的視角和思維模式。如果退回到大陸模式,香港只能倒退成為一個中國的城市。」

國人港人都應該看九評

對於有網民建議用大紀元推出的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作為香港的國民教育題材,並得到不少網民的認同和支持,石臧山認為,這明顯地說明,中共接收香港主權已經15年,但香港市民並未接受中共控制的「中國國民」這樣一個身份認同。從最近的民意調查看,香港不認同大陸中央政府的人,不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北京非常焦急的事情。「治理香港的失敗,對北京是一種莫大的諷刺,證明中共無法治理現代發達經濟體。」

他說,《九評》是專門針對中共進行分析的系列文章,《九評》基本上沒有提出未來中國社會結構和模式的解決方案。從這個角度看,《九評》採取的姿態非常低:指出中共此路不通,哪條路通需要中國人自己決定。但《九評》絕對是認清中國社會目前矛盾激化和巨大社會問題來源的放大鏡,知道問題所在,才有可能對症下藥。「所以未來中國人,包括香港人,都應該看《九評》。不知既往,焉知未來。」◇

(責任編輯:澹修德)

相關新聞
港記協音樂會突改網上舉行 陳朗昇:不想浪費大家努力
香港環保署指外賣壽司可用膠盒
香港城巴獲批引入20名外勞
人權報告:中共及港府持續鎮壓異見聲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