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微囊藻毒威脅 水庫力抗毒危機  

長期飲用微囊藻毒 罹肝癌機率增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7月27日訊】(據台視新聞報導)被稱做水庫殺手的微囊藻,每年夏天好發期,都會威脅水庫水質安全。因為微囊藻一旦死亡就會釋放藻毒,如果這些藻毒被喝下肚,不只會造成肝硬化,還會誘發肝癌。

面對微囊藻威脅,全台各大水庫戰戰兢兢,努力想要把關控制,但去年水利署針對全台十大水庫調查,還是有五座水庫被驗出藻毒,今年六月,石門水庫也被驗出藻含量超標,民生用水安全嗎,來看我們的調查報導。

清晨薄霧還沒散,一艘艘漁船 已經上工 。石門水庫裡的這道漁網,家住附近的胡先生 拉了快30年,和他一樣領有證照的水庫漁夫 總共72個,卻不是人人都能 只靠捕魚維生。

水髒了,魚少了,漁夫感受深刻,卻說不清原因,青山「綠水」,聽起來很美。 但水庫裡的綠水,卻讓全台水庫頭痛好幾年。就像是場永無止境的戰爭,被稱作水庫殺手的微囊藻,總是在夏季大量繁殖, 一次次捲土重來。

微囊藻死亡後釋放的藻毒一但進入體內,會造成肝硬化甚至誘發肝癌。

掌管水庫的水資源局長才剛說沒問題,立刻被微囊藻狠狠擺一道。早在接受訪問前,石門水庫已經在六月初,被驗出微囊藻含量拉警報。

去年水利署針對十座水庫調查,全台一共五座水庫驗出微囊藻毒, (太湖 寶山 寶二 蘭潭 阿公店),而新山水庫 同樣在去年被列為藻毒高風險水庫。

「那次」,說的是五年前被驗出藻含量超標。攸關400萬人民生用水的石門水庫,努力想撕下這張水庫毒標籤。自動檢測儀器一個月維修一次,正常使用時 每十五分鐘透過網路傳送一次水質資料,力求在第一時間掌控藻毒風險。

連開船的水庫遊艇駕駛都被訓練出幫忙目測水質的功力,因為只要天氣熱水溫高,微囊藻,防不勝防。

優養化嚴重的金門金沙水庫,和微囊藻抗戰好幾年,最新實驗,是用大量布袋蓮覆蓋水庫,希望找到解決之道。先天環境限制,金門水質老是被點名是 全台最差,要說服當地人水可以喝,並不容易。

自來水公司只能在水庫旁架起不銹鋼桶,號稱裏頭裝的「高級水」 絕對安全,畢竟,誰都不想把毒素喝下肚。微囊藻危機,不只出現在台灣的水庫。

瑞士發生過大批牛羊因微囊藻毒死亡, 巴西曾有醫院洗腎用水被微囊藻毒汙染,造成數十名病患急性腎衰竭而死。

我們喝的水安全嗎?官方調查數字準確嗎?成了很多人心裡的疙瘩。分層取水,避開水庫表層藻毒,環保人士說,這是鴕鳥心態,官方單位說,這是品質保證。

魚吃藻,人吃魚。

食物鏈末端的人類 難免偶而閃過憂心念頭,還好目前台灣只有養殖貝類驗出過藻毒,水庫活魚沒發生過毒素殘留問題。但這場生態與科學的拔河,始終難以分出勝負,水庫用水安全,誰又能永遠保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