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植樹節 維省地方市議會大動員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華宇墨爾本綜合報導)「加入本月在北蒙特艾伯特(Mont Albert North)的社區植樹活動吧,來幫助鳥類、蝙蝠、負鼠、蜜蜂、蝸牛等本土野生生物建立家園!」這是白馬市向本地市民發出的呼籲。

澳大利亞植樹節(National Tree Day)是全澳最大的植樹活動日。自1996年第一次植樹節以來,共有280萬義工種下了1700萬顆樹木。

白馬市(Whitehorse City)議員哈里斯(Helen Harris)說,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的全國植樹節將是啟發、教育和招募居民來積極關心本地叢林的絕佳機會。「我們需要很多志願者來幫助我們種植2千棵本地樹木、灌木和草坪。」

植樹有以下諸多好處:
• 提供乾淨、新鮮空氣
• 防止水土流失
• 為瀕臨滅絕的動物提供棲息地
• 增加降雨
• 確保我們的食物來源

「帶著您的孩子一起來參加植樹活動吧,把他們雙手弄髒,讓他們學會熱愛生活。」
哈里斯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去戶外鍛煉的機會,學習樹木是怎樣促進生物多樣性,是怎樣抵消碳排放和美化自然空間的。」

如果可以的話,志願者們請帶上您的園藝手套和一把鏟子。
哈里斯最後說:「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位有環保意識的公民的話,那麼這就是您將自己的價值觀付諸行動的機會了。」

各地市議會為鼓勵市民參加,特意在植樹節活動地提供燒烤和餐點。

Werribee莊園植樹節見證活歷史

維多利亞公園管理局(Parks Victoria)鼓勵大家在7月29日「澳洲樹日」走入當地的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中,去了解更多著名及富有傳奇色彩的樹木。

Werribee莊園的花園裡尚保存著本省最古老的樹木,該花園中的17種特殊樹木目前已經註冊。

維多利亞公園管理局的斯密說,「在這個園林里的古樹是本省的活歷史,見證了原住民及歐洲人民在這個地區定居及生活。「自1870年起Chirnside家 族在Werribee莊園種植樹木,至今以栽種近1000棵樹。1930年開始天主教教會也加入到其中。目前,登記在冊的最古老的樹是1850年的摩頓灣 無花果樹。

Werribee首席園藝師斯密(Adam Smith)說,一旦某種樹木因文化或文物價值被登記管理,則相應的一套樹木管理計劃就會隨後落實到位,保護他們的後代能茁壯成長。

在更偏遠的地方則發現一些古老的外來樹種,包括礦工和早期定居者在中央金礦和高山地區種植的水果和樹木。

在維省也發現了一些原住民植樹的例子,比如沿Werribee河岸的紅牙齦樹,其中許多超過200年的歷史,至今還可以看到當年原住民製造獨木舟時留下的傷疤。

另一個可以領略維多利亞樹木史則是在Creswick。被稱為土地保護之父的John La Gerche曾在這塊裸露的地方補種樹木。遊客現在仍可以看到一些他在1850年在Creswick 公園種植的樹木。

很多人都喜歡通過種植自己喜歡的樹木來慶祝『澳洲樹節』,這當然是澳洲最大的社區植樹活動。

歡迎全維省的居民在這一天為我們的自然環境做些積極的努力。

欲了解更多信息及特殊樹木的照片請參觀www.parks.vic.gov.au
下面是部分市議會植樹節活動詳情:

大丹迪農市(Greater Dandenong)
地點:鉛筆公園Pencil Park(Hidden Grove Boulevard, Keysborough )
時間:7月29日(星期日)上午10:00—下午1:00
(下午12:30舉行濕地之旅活動)

莫納什市(City of Monash)
時間:7月29日(星期日)上午9:00
地點:Mount Waverley的Fairway Avenue盡頭的Scout Halls( Melways Ref.: 70:E5)
提供免費燒烤。更多消息,請撥打電話9561 0122

戴瑞寶市(City of Darebin)
時間:7月29日(星期日)上午10:00—下午12:30
地點:Darebin Creek (Gronn Street, Reservoir)
Merri Creek ( McFadzean Street, Reservoir)
提供小點心和植樹工具。更多消息,請撥打電話8470 8888

白馬市
時間:7月29日(星期日)上午10點—下午2點
地點:北蒙特艾伯特的Gawler Chain自然保護區(Boondara Road和Moselle Street之間),提供燒烤。
請致電:9262 6222,或訪問地球方舟(Planet Ark)的官網:www.planetark.org

(責任編輯:陳明)

相關新聞
維省政府大裁員 910公務員首當其衝
澳維省政府將退還墨市用戶多收水費
維省白馬市全力支持老齡居民
維省白馬市正式啟用2012/13年度財政預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