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醫大非洲行 體驗克難行醫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第3年組醫療團隊,遠赴非洲義診,20位師生利用暑期在加彭蘭巴倫史懷哲紀念醫院服務5天。當地醫療資源匱乏,一趟行醫之旅,學生們體認到史懷哲精神,更珍惜台灣所有。師生們在克服萬難,為居民補牙、拔牙,幫17位小朋友割包皮,算是為愛滋病盛行的加彭盡一份心力。

帶隊的中國醫大教授陳汶吉說,參與的13位學生,必須選修過法語、有志工經驗,經半年訓練才能成行。他說,當地醫療設備簡陋,雖不乏一些捐獻,但因缺乏技術,許多機器被閒置,陳汶吉說,「明年或許應該要隨團有一位維修的技術人員。」

學生一定都非常「SHUCK!」,陳汶吉說,相對於台灣醫療的完善,問診依靠機器、藥物治療,但到了加彭「在沒有電腦的狀況下,所有問診動作都必須靠手動,包括檢查都必須靠觸摸判斷。

非洲加彭愛滋病盛行率8%,依世衛組織發現,男性割包皮可減少66%愛滋病感染。但操刀的陳汶吉說,只有頭一天是人潮聚集,之後有荷蘭醫學生說,非洲人認為男子漢必須經歷痛,成年儀式無法接受麻醉開刀,讓他有些意外。

牙醫學系二年級葉懿萱,憑著一年的法語基礎,爭取加入服務團,她說,雖然還沒辦法進行診療,但口腔衛教,也幫助團隊順利完成5天的義診,而她也現學現賣學習到許多醫學課程,收穫很大,「下一次還要再去」她說。

中醫學系四年級林湘玲說,非洲沒有中醫概念,這一趟主要是給長駐的醫師提供陰陽五行、針灸的觀念。她說,因為當地居民大多是從事粗活,加上醫療缺乏,所以主要傳授一些穴位按摩、推拿等平日可以用來自我保健的知識。

校長黃榮村表示,史懷哲赴非洲蠻荒行醫的精神是白袍醫生的典範,師生組團赴非洲,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提供義診,讓學生幫助居民減輕病痛,是很有意義的事。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