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華盛頓演講 揭兄妹分離辛酸家事

人氣 180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書玉美國華盛頓報導)台灣文化部長、著名作家龍應台自8月21日起訪問美加。8月28-30日逗留華府期間,龍應台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做了「難局中的軟實力,兩岸關係的文化思考」主題演講,以及在美國國家新聞俱樂部召開了以「兩岸文化交流」為題的記者會。

記者會上,龍應台在解析台灣人的文化心理時,無意間提到了自家的一段辛酸往事。她說,親人的分離讓台灣人特別珍視和平,祈禱和平。

骨肉分離讓台灣人倍加珍惜和平

龍應台1952年出生於台灣,父母於1949年從大陸來到台灣。她回憶說,那時的台灣與大陸的政治關係可謂最緊張時期。台灣因此從1949年到1987年間,實現了37年的戒嚴令。

父母在來台灣之前,將一個兒子(龍應台的一位哥哥)留在了老家湖南衡山的龍家村。當時龍應台的父母本意要帶走哥哥,但那個小孩抱著奶奶不放,於是只好把他留給奶奶。父母說:下次再回來接你。但這一別就是幾十年。

來台數年後,由於兩岸間被禁書信往來,父母與這個兒子多年失去了聯繫,後來他們想兒子可能已經死了。

但就在兒子16歲那年,父母收到了他的來信,當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兒子在信中說,他非常渴望能來台灣與父母團聚,他甚至提出非常詳細的計劃,希望父母去廣州的某個地方與他見面後,接他去台灣。

那時正值上世紀60年代,台海關係非常緊張,兩岸間的任何民間的聯繫都被截止。看到兒子的信後,龍應台的父母非常悲傷,躲在屋裡痛哭了好久。雖然盼兒心切,但迫於時局的無奈,他們知道自己根本做不了甚麼,只有默默地祈禱。

因為這件事,龍應台不時地會想起自己在大陸還有一個兄弟。80年代初,當龍應台到美國讀博士時,她想嚐試著與大陸的哥哥聯繫。但關於哥哥的消息,龍應台唯一從父母那裏聽說的就是,他和奶奶住在湖南老家衡山的龍家村。於是她在信封上寫道「中國湖南省衡山縣龍家村」,便寄出去了。當時的龍應台抱著撞撞大運的想法,沒想到她的信居然被哥哥收到了,之後他們便聯繫上了。

龍應台說,當她在衡山的奶奶知道自己在台灣還有個孫女,高興極了。據後來哥哥說,那以後直到老人去世,每次奶奶聽到屋外的飛機聲,都一定要趕忙跑出去,並說「我的孫女坐飛機來看我了。」

目前這位哥哥依舊生活在大陸。

龍應台說自己的經歷也同樣發生在很多台灣人身上。親人的分離讓台灣人特別珍視和平,祈禱和平。

在紐約和華府,她分別參觀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漢及擁有19個博物館的華府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龍應台有感而發地說:「文化是最好的搭橋」,「因為文化是共通語言,可使人放下戒心。」

記者會上,龍應台說:「文化本身是流動和發展的,它不像一幅畫或鉛印的文字那樣是靜止的;每個族裔的文化都具備其鮮明的特點,能很好地區別於其他文化;但文化不是武器。」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推動文化交流 龍應台首訪美加
訪紐約公視  龍應台提合作
龍應台晤藝文人士談台灣書院
龍應台抵華府  推介台灣軟實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