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哥華新移民做老闆 打拼苦中有樂

人氣 6

【大紀元2012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魏思明溫哥華報導)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最新公布的一份並預測未來10年內,加拿大人自己當老闆的趨勢將加速。 卑詩省成為全國新建企業龍頭,全省就業人口中有3.7%屬於新建企業;教育、醫療類新企因受經濟影響較小而快速發展。很多來自大陸的新移民不安於現狀,希望在加拿大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
  
安說她和先生兩人都不是冒險型的,在權衡了良久,並仔細做過市場調研後,目前在蘭利經營一家小型的加油站加便利店,「我們都沒有經驗,所以選在蘭利,競爭要少一些。」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開店的前三個月安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各種擔心,她說:「光店裡的那麼多貨名就要全部記下來,而且以前一點做生意的經驗都沒有,貸款很難。」安說現在已輕車熟路,「有時先生一個星期不在家,早上7點到晚上8、9點,都我一個人應付,關了店門後還要去採購。」
  
安的店裡客人不斷,見面都像老朋友一樣,總能聽到安爽朗的笑聲,「我現在挺喜歡這份工作的,以前的生活比較封閉,現在有很多朋友,你看店裡來的大多是老客戶。」
  
年輕的老闆郝明月在溫哥華Dundas街經營一家炸魚薯條餐廳,她告訴大紀元記者:「我是留學生身分來溫哥華的,學國際貿易。我本想如果畢業後能回去找個外貿的工作也不錯。後來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就到餐館打工,很多工種都做過,有時還能和大廚聊聊天,學學做菜。正是這段打工經歷觸動了我做餐館這根神經,我覺得很有意思。」
  
「結婚後,婆家鼓勵我們找個營生,於是我說,乾脆我們自己開個餐館吧,就這樣買了這家餐館。從買店加上流動資金,大概需要8、9萬塊。」
  
開始時因為不懂怎麼打理,每天都要出去採買,經常為了一件小東西,要特意出去一趟,後來懂得規劃,慢慢一切都能理順了。「比方說採購,我們主要是賣炸魚,必須保證魚肉的新鮮,所以我們都從有質量保證的西人店進貨,現在用的都是來自阿拉斯加的魚,不僅新鮮而且口感好。開始不懂,也同一些中國的供應商打交道,有一次買了從大連進口的凍魚,看著一條一條很漂亮、很整齊,可化凍後肉質就像爛棉絮一樣了。西人店的品質相對有保障、而且遇到問題,退貨也容易;中國的供貨商,如果你找他退貨,他會覺的你好麻煩。」
  
做餐館要親力親為,當被問及是否辛苦,明月卻說:「現在我老公做大廚,我們一週做6天,我覺得兩個人一起經營一家店挺有意思的。」
  
孫先生10年前在新西敏盤下一家比薩餅店,回憶當年從打工族冒險成為小企業主,孫先生說:「在公司打工基本看不到什麼出路,你能看到底的,就是每年漲一點工資,所以當時就想自己做點生意。」
  
在大溫地區經營比薩餅店的華裔不多,孫先生說之所以當時選了這個生意,是因為「PIZZA店經營很簡單,我這個人內向,不喜歡和很多人打交道,前一個店主教了我幾天,我就開始自己打理了,開始挺辛苦,每天需要工作16、17個小時。平時太太會幫幫忙,家離店很近,也不會每天忙得看不到孩子,只是不能常帶孩子出去玩。」不過孫先生說自己喜歡這份工作,一點也不後悔自己當年的選擇。

責任編輯:何堅

相關新聞
移民小企業彰顯創業精神 創美國千億年收入
善用社交媒體 助中小企業擴大營銷
老闆們爭著僱煉法輪功的人
企業徵才  籲新人打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