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013年物價看漲 專家:工資增幅追不上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對於多數的美國家庭來說,2013年的新常態與以往沒甚麼兩樣:財務吃緊、經濟復甦緩慢。他們最好有物價上漲的心理準備,舉凡食物、飛機票價、房租、房價、政府規費、貨運成本和大學學費都看漲。所幸,汽油平均價格會較去年略低,但上半年會先漲,下半年才會下跌。

《今日美國》報導,富國銀行首席經濟師西維亞(John Silvia)說:「工資漲幅真的是落後了。」他估計今年的工資將增長1.9~2.1%,但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會增加2.1~2.4%。

根據避免「財政懸崖」的協商結果,今年許多家庭都要多支付2%的薪資所得稅。此外,由於雇主替員工繳納的健康保險費用增加(愛荷華州去年增加7%),今年的謀職機會恐怕會愈加困難。

愛荷華州得梅因(Des Moines)27歲的民眾波林說:「我們負擔不起所有東西都要漲價,我想不到沒有漲價的東西。汽油價格真的很瘋狂,我家兩輛車每週油錢過去是25美元,現在增加為40美元,這已經擠壓了我們在雜貨等家庭用品上的開銷。」與此同時,他們家中唯一收入來源、她丈夫傑森的每週工時則由40小時被廠方砍到28~30小時。

許多專家估計,由於房市、車市改善和房價上漲,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將可望重拾動能。摩根大通的首席經濟師安東尼.陳(Anthony Chan)表示:「美國經濟復甦要等一些時候,但我們已取得動能……消費市場將獲得改善。美國經濟真的受惠於房價上漲,因為住房在美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上佔很大的比重。」

根據勞工局統計,在美國1.9億年齡介於16~64歲的非殘疾人士中,超過1/4的人在去年11月沒有工作。該資料經調整後將顯示,美國沒有正常薪資收入的民眾超過5,400萬人。

信安環球投資(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全球經濟師鮑爾(Bob Baur)認為:「美國仍有很大的經濟衝擊,因為有這麼多的人沒有就業。」

2008年金融風暴後,美國在18個月內(至2009年6月為止)消失了820萬個非農就業機會。安東尼.陳說,以人口增長計,每個月必須增加9萬個非農就業機會,因此經過調整後上述期間損失的就業機會是984萬個。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大陸人來美後驚歎:美國物價低於中國
美7月CPI增幅高於預期
卑詩省牛奶為何比美國貴
美國經濟衰退城市試圖吸引移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