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制裁下伊朗受重創 陷入現金週轉危機

【大紀元2013年10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編譯報導)德黑蘭一家汽車製造廠廠主艾甚根(Bahman Eshghi)承認他喜歡自己有規律的生活:每日搭公交到位於市中心的工廠上班。工作開始前,買兩杯茶飲和一些早點,然後艾甚根步入辦公室,準備審閱和簽署員工提交的文件。

艾甚根說:「看起來我在工作,是嗎?然而不,我是在祈禱,希望奇蹟發生,能挽救我們的經濟,或期望某個傻瓜的到來,買下我的工廠。」

《紐約時報》消息,數年來,伊朗領導人一直蔑視來自西方社會的經濟制裁,誇耀說這一切對他們將不見效。如今,當伊朗尋求與國際社會在其核問題上儘快達成協議時,該國領導人承認對他們經濟制裁,特別是2010年以來的制裁,已經導致伊朗對國際硬通貨的貯備量短缺,使這個國家的經濟每況愈下。

伊朗總統承認 經濟比之前更糟

《紐時》說,另一個佐證是上週當伊朗總統魯哈尼到訪美國紐約時,他強調希望儘快或在未來3至6個月內,解決伊朗核談判的僵局。羅哈尼的說法也許有政治上的需要,但他同時承認西方的經濟制裁確實給伊朗經濟帶來重創。

在之後的高層會晤中,魯哈尼和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裡夫(Mohammad Javad Zarif)均表示,伊朗目前的經濟狀況比前總統任職期糟糕的多。

雖然魯哈尼和賈瓦德扎裡夫都未公開表明,伊朗現金週轉存在嚴重問題,西方經濟學者相信伊朗經濟危機的到來可能只需幾個月的時間,比預想的要快的多。

同時,伊朗媒體也曝出政府對私人承包商、企業、銀行和政府機構已經欠款過10億美元。

伊朗陷入現金週轉危機

《紐時》說,經濟制裁導致占伊朗政府80%的石油銷售收入,減少了一半。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曾斷言,政府擁有1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根據位於紐約的盧比尼全球經濟研究機構(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中期,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800億美元。

《紐時》說,就這800億美元而言,其中的3/4被迫儲蓄在其他國家的第三方托管賬戶。這是美國的制裁法在2月開始執行後的結果。

對於剩下的200億美元儲備,伊朗也難於觸及。由於伊朗已經被逐出全球銀行網絡,伊朗無法通過電匯轉賬的方式獲得這筆資金,而必須以現金方式,獲得這些資金。這在操作上極為困難。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日本力挺美國制裁伊朗
西方希望伊朗核談判能取得進展
伊朗核談判 以色列:徒勞無功
受制裁影響 伊朗2012年石油收入腰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