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真相——專訪陳凱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放下身段的陳凱歌以一部現代網絡生活為題材的電影《搜索》(Caught in the Web)給去年大陸暑假檔銀幕帶來一股清涼的風。然而,該片輕鬆基調的背後難掩社會道德、真相與生命價值的沉重話題。時隔一年,在大陸獲得票房成功後,陳凱歌帶著自己的新作來到好萊塢做宣傳,並接受了《大紀元》專訪。

在電影《搜索》中,陳凱歌一改過去所擅長的宏大歷史敘事,而從中國社會的熱點話題切入,演繹了一個畸形的網絡世界在媒體煽動下暴露出的人生百態。

容貌姣好、舉止優雅,事業上春風得意,生活看似完美無缺的公司白領葉藍秋(高圓圓扮)被醫生告知患上了淋巴癌,心理處於崩潰的邊緣,外表則尚處麻木狀態。回到公司她向老闆(王學圻扮)請假,卻隱瞞了病情,無奈忍不住淚水、伏在老闆肩頭哭泣,不巧被老闆的太太莫小渝( 陳紅扮)開門撞見,真是禍不單行,患了癌症還背上小三的罵名。

而在公眾看來,故事卻是從公共汽車上一個漂亮小姐(剛剛得知自己得了癌症的葉藍秋)拒不給老人讓座還出言不遜的小事開始。機靈的小記者將這「世風日下」的一幕用手機拍到交給電視臺明星記者陳若兮(姚晨飾),播出上網後立刻引發了一場蝴蝶效應。為了追求收視率,陳若兮把媒體人的公平和操守拋在腦後,自主當起了輿論導向的操盤手。然而在媒體炒作下,事態逐步走向失控,包括陳若兮在內所有當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難以預料的逆轉。

一件事情發生了,人人都急於知道真相。在傳統社會,通訊不便,信息難得,然而在網絡時代,撲面而來的資訊同樣讓人無所適從,找不著北。以前人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是在今天,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相。正如百年前美國傳教士明恩溥所言:「真相在中國是最難獲得的」。

電影引人進一步思考,其實,人們想要搜索的也不一定是真相,而是想看到自己所想要看到的,還有人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就在這樣一場大眾參與的狂歡搜索中,各人又暴露了各自的真相。

廢話少說,還是讓導演陳凱歌自己來描述一下他的拍攝心態。

問:為甚麼選擇這個網絡小說來拍電影?

答:我覺得它還是比較接觸現實吧。網上的用戶上億,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同時帶來很多變化,現代科技。但是我覺得肯定它的正面價值、帶來方便呀,甚至反腐之類的事。
但另外一方面它也相應地產生了網絡上的一些暴力。

但是說老實話,我覺得對我而言,這個電影其實並不是關於網絡的,說到底還是關於今天中國社會中間的人,在網絡時代的條件下這些人是甚麼樣子的,這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因為在電影中你也可以看到社會的分化。既有代表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也有一般打工小子、新聞記者、助手,也有平常的白領,也有職場間相互的情達,方方面面的東西,所以對我而言是中國社會面面觀,並不是光是對網絡發言。

問:你想通過影片表達甚麼信息?

答:我想表達甚麼樣的信息其實特別不重要,而是要看觀眾從電影中間看到了甚麼。我覺得那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當然我也不是說我沒有想法。我的想法就是在一個:好像所有的事情都無所遁形的網絡時代、好像一切事情都纖毫畢露地展現在公眾眼前的時候,其實只有真相藏身。沒有人知道甚麼是真相,你以為你眼見為實,你看到的是真相,其實不是。我覺得這個才是(如果說這個電影有一個甚麼主題的話),這個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一個主題。

問:在拍片時有沒有藝術和市場之間的妥協?

答:拍一個電影先別想妥協的事,先想你為甚麼要拍這個電影,你把這個想明白了的話,你就去做就對了。因為妥協這個詞也不能說是個壞詞吧。因為非理性的想法,才會老想著魚死網破,理性的事就是說:如果你那個戲讓觀眾喜歡了就是妥協,那還是妥協的好。如果你就較這個勁,說不成我就是非讓你不喜歡我的電影才好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甚麼環境裡生活要了解甚麼環境的情況。我自己覺得今天最大的矛盾還是市場和創意之間的矛盾。因為過去拍電影是在市場不存在不成熟的情況下。5分錢一張電影票,它能構成市場嗎?構不成市場。就是5千萬人看你的電影,5分錢一張電影票還不是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反而你有可能說:我不管市場,完全按我自己的想法。你現在就不行了。因為它已經形成市場了,你現在看個電影60塊錢,甚至更貴。

這就是市場成為規模的時候,那個衝突就來了:我是要完全適應市場的要求呢?我能不能保留一點自己的想法?你現在保留不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你首先得為市場服務。它這個矛盾,具有比較新鮮的想法,藝術上新銳前衛的東西反而比較不容易出現,因為害怕觀眾不接受,它變成了一個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 需要提倡的反而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怎麼實現一個演變:就是能夠讓一些年輕人的新鮮想法能從電影中有所表現。但這是個時間問題,是需要一個過程才能實現的。

問:《搜索》拍的很美,但主要還是描寫了白領、大款的生活,有觀眾評價它和中國的草根階層還是有段距離。你認為呢?

答:觀眾會自然在市場給予回答。因為現在社會的多元和包容,已經無所謂說觀眾一定要看甚麼類型的電影。你可能不喜歡就有人喜歡。不能因你不喜歡就說它不好。因為那個標準已經不是非黑即白的標準了,只是說大家分類選取,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問:你認為《搜索》的電影成品達到了你的初衷嗎?

答::也不能這麼說。就跟開花似的,你老是想著:明年這花能開的更好,養分雨水更足……這是一個美好的憧憬,挺好的。

問:戲裡戲外的陳紅有甚麼不同?

答:其實她跟電影中的人物兩碼事,特別不一樣。因為在電影中她其實是不幸福的,她在生活裡是個幸福的女人。所以這裡邊有巨大的鴻溝要跨越。說她演的好,那就是因為她跨越了這個鴻溝,由一個幸福的女人去扮演一個不幸福的女人,其實不太具有可比性。其實這就是做演員的幸福所在,你可以去扮演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物。

問:《搜索》是你新的嘗試?還是改變方向的標誌?

答:沒有方向可以改變,其實都是生活在當下的人。我覺得現實永遠比歷史更有力量,現實永遠比去回顧更為重要。這個我是這麼感覺。你看說中美不同,有美國記者跟我說,你們拍的電影都是關於歷史的,我們拍的都是關於未來的。為甚麼科幻片在中國沒有?我說我們還沒有準備好面對未來。這個的確是不一樣的。

文化上不一樣,美國沒甚麼歷史,只能就是向前看。歷史時間長了那可不是就喜歡往後看。

問:《搜索》進軍奧斯卡未果,你有甚麼想法?

答:沒有甚麼結果也不奇怪,我覺得原因很複雜,我也別說透了,說透了也不好。我覺得問題不在於接受不接受,我覺得在於中美之間的文化……如果你覺得沒有得到提名,於是你就覺得很不平衡,沒這必要吧,它也沒那麼重要吧。我過去的戲有得到過提名,那又能說明甚麼?也不能太說明甚麼。

問:但是你是否感到好萊塢正在加入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

答:那就是它要在你市場上分一杯羹,它討你歡喜而已。你高興了你把錢給它。美國的商業發展是無孔不入的,它很精明的,那才不犯糊塗呢,才不跟你說這個那個的,都是理性判斷,沒感情因素。

問:有沒有想過拍一部在美華人的片子?

答:還真沒想過,因為我也不是特別了解。應該說值得拍,到另外一個環境裡生活不容易。

問:你認為你的長項和關注的焦點在哪裏?

答:我還是認為電影應該有些文化因素在內,電影作為娛樂的功能已經被強調的很多了。但是能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質量,代表一個國家在這個時代的文化的苗頭。這個是我挺注意的問題。這個也是應該付諸實踐的事。◇

相關新聞
陳凱歌拍新片犯愁 為王寶強找女主太難
羅文裕轉戰主持界 唱客語歌獲小S認證「迷人」
繼挑戰外語演出法國片 宋芸樺再推新作進軍韓國
變身虎姑婆主持兒童節目 陶晶瑩笑喊:我吃素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