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技術創新 廢塑膠袋變高科技原料

人氣 50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小奕編譯報導)澳洲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工法,讓廢塑膠袋搖身一變,成為用途廣泛的高科技奈米原料。

這項奈米技術創新之處是利用不可自然分解的食品塑膠袋來製作「奈米碳管膜板」(carbon nanotube membranes),這種高精密原料價格昂貴,具有多種高科技用途,包括過濾、感測、儲能,以及一系列革新生物醫學產品,潛在市場相當大。

主持這項研究的是化學工程學院教授拉希克(Dusan Losic),他表示:「不可自然分解的塑膠袋會嚴重危害自然生態,也會造成廢料處理上的問題。通過奈米技術將這些廢料轉化回收,或許能將環境污染減至最低,同時又能製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奈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小圓筒,其直徑為1奈米,相當於頭髮直徑的萬分之一。奈米碳管的強度是鋼的數百倍,重量卻只有鋼的六分之一,是當今所知強度與硬度最高的材質,且其機械特性、電性、熱傳導以及運輸方面均有獨特的優點,因而帶來極大的研究發展機會。奈米碳管已應用在多種產業,包括電子、運動器材、長效電池、感測器,以及風力渦輪發電。

阿德萊德大學奈米技術研究小組將奈米碳管「長」在多孔陽極氧化鋁膜板(nanoporous alumina membranes)上。他們利用火爐中汽化後的食品塑膠袋碎片來製造碳層(carbon layers),於膜板氣孔(pores)上製造這些小圓筒(奈米碳管)。此構想由拉希克的博士研究生塔里克*歐特立(Tariq Altalhi)提出並實現。「剛開始我們利用乙醇來製造奈米碳管,」拉希克說:「但學生提出一個想法:所有含碳物質應該都能拿來利用。」

實際上,奈米碳管有多大的潛在市場,取決於工業界是否具備更低成本與更高良率的大量生產能力。現行的合成方法通常需要複雜的製程與設備,市面上多數公司每天只能生產數公克的奈米碳管。

拉希克說:「我們已在實驗室開發出一種精簡的新工法,尺寸和形狀能夠控制,並利用廢棄物中的碳成份作原料。」生產過程也不需用催化劑和溶劑,也就是說,利用廢塑膠時並不會產生有毒的化合物。

這篇研究在《碳》(Carbon)期刊出版之前,已於網路先行發表。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未來電腦晶片將能自我組裝
台工研院研發石墨烯複合材料
科學家研製新合金 比鋼堅硬可吹出成型
觸控抗指紋 台北科大研發鑽石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