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國經濟病入膏肓 難有實質性改革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編譯報導)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1月9日召開,將決定指導中國未來十年發展方向的經濟政策。《福布斯》報導,正當中共高層領導人和中共媒體都在對此含糊其辭地高談改革之時,獨立觀察家一致認為,這次會議不會產生任何政治方面的改革,因為中共擔心這方面的改革會削弱其權威性。而中共經濟改革本身就是政治性的,所以,若無法發生根本的政治改革,中國病入膏肓的經濟也將難於出現實質性的改革,因此,他們對於這次大會的最後決議根本就不看好。

金融改革

據《福布斯》報導,海外的獨立觀察家們估計,此次大會將進行金融改革,國有企業所有權改革,土地改革,戶口改革等方面的討論,但其中的很多改革都會受到與會共黨成員和各種機構的堅決抵制,而這些機構和黨員都是當前體制的受益者,因此,將難於實施。

例如,欲放鬆資金流動管制和運行市場決定銀行存款利率的金融改革,此改革預計將受到來自於國有銀行的反對,因為他們擔心此改革會使本公司的盈利降低,不過,觀察者認為,似乎金融改革較其他改革容易實施。

財政改革

此次大會還將討論財政問題,例如給當地政府更多的權利發行債券和通過稅收徵收財政收入的權利,以及允許當地政府持有較大份額的稅收;減少對於市場價格的監控;以及棘手的國有企業改革。中共希望此舉將有助於減少各地政府從出售當地土地獲得財政收入的依賴性,並為各地政府提供可持續的財政收入,以確保各地政府能夠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此會議中還將討論減少對市場價格的監控,以期市場供需能夠更好地反應實際成本,並促成能源,電力,水資源,土地和成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估計國有企業改革會遇到強烈反彈,因為中共體制內的保守派希望中央繼續控制一定量的生產手段;而那些享有巨大政策優惠的大型國有企業也將對此政策進行抵制;而中共很多高級領導人的家庭也通過跟這些國有企業的關繫,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所以,無論改革派如何認為,習近平不太願意,也沒有能力與這些強大的既得利益者進行較量。

很多專家認為,國有企業改革不緊迫,他們辯稱,目前那些國有企業都仍在盈利,但是這些企業的盈利卻極大的得益於政府的廉價貸款,政府補助和其他政府扶植政策。如果沒有這些扶植政策,這些企業難於盈利。而且這些國有企業的效率低於私營企業,但是卻吞噬了不相稱的原本可被私營企業更有效利用的財政資源份額。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中國的國有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國有企業得到的隱性的轉移支付和補貼功能,有時這種國營企業100%多的盈利都來源自於此。他引用天則經濟研究所(the Unirule Institute of Economics)的話表示,70%的國有企業的盈利來自於從客戶處徵收的隱性稅收—壟斷定價,另有105%來自於政府的直接補貼,包括利率補貼。

佩蒂斯說:「換句話而言,國有企業的盈利,不是由於他們創造了財富,而是由於從家庭轉移到國有企業的隱性財富超過了國有企業在正常經營中所虧賠的財富,而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可以非常有利可圖,哪怕其是淨價值的破壞者。」

土地改革和戶口改革

另外,在本屆會議上還將討論通過土地改革和城市化步伐,放寬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戶籍制度問題,但這個議題無疑是此次大會最棘手的問題。

目前的土地制度使中國的農民對於自己的土地沒有充分的所有權,而當地官員對於這些靠土地吃飯的農民也少有憐惜,因為長期以來向開發商出賣農村土地是他們當地鄉鎮牟取財政收入和個人好處的主要途徑。所以,土地改革料想會遇到強烈反對。

同時,目前的戶口政策使農村居民難於在城市定居,那些移到城市做粗活的農民都被當做二等公民對待,他們從事的工作往往很危險,工資往往又很低,居住在簡陋的房屋中,並且無緣獲得社會服務,醫療保健,孩子受教育等基本權利。如果當前的戶口制度能夠被取消,他們獲許合法遷移至城市,這些農民工的生活會得到改善,而且也將有助於幫助實現刺激國內消費。

但是問題在於,這個於民有益的政策也受到抵制,因為當局擔心一旦允許農村居民遷移進入城市,會增加城市現有的社會服務,醫療保險和教育支出這些方面的負擔,而城市的這些服務本身就由於缺錢而捉襟見肘;同時城市居民也反對於農村移民共享他們有限的資源;中共的公安機關也反對在這方面進行任何改革,因為允許農村居民合法遷移入城,勢必將降低他們控制公民移動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中央經濟規劃者擔心,允許這些農民離開拴著他們的土地,可能會推動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抬高食品價格,並且對於中國的糧食自給構成威脅。

所以,觀察家們認為,本次大會最樂觀的結果可能是在有限地區出現戶口和土地改革政策的試點。

專家: 中國經濟面臨危機

文章説,很多觀察家對於中國經濟近幾年的快速增長印象深刻,但是卻低估了中國經濟出現的問題。而中國的經濟在取得一些成績後,現在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跡象,很多專家表示,若不採取措施嚴肅對待,將導致中國經濟的崩潰。

例如,《紐約時報》就引用中國最受人敬重的經濟學家之一的吳敬璉最近在一次講話發出的警告:除非實施嚴肅的經濟和政治改革,否則中國很快將面臨危機。

他說:「只有通過進一步的經濟市場化和更快的民主化和法治建設,方可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他呼籲中國建立更獨立的法制系統來監督政府的權力;運作更深遠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來結束中國扭曲的經濟;徹底改變目前允許當地官員強取農民土地出售給開發商的現有農村土地制度。顯然,中共的政治制度和既得利益者不太會允許這種改革的發生。

章家敦(Gordon Chang)在談論中國經濟時也表示:「沒有根本的政治改革,無法出現重大的經濟轉型,而習近平的毛派言論使我們知道,中國不可能發生根本的政治改革。如果欲削減類似於中國國企等既得利益的權利就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沒有人談論這些政治制度改革。」

雖然人們對於這個日前開幕的三中全會做了很多猜測,但是沒人真正知道最後會發生甚麼,而大會生成的文件又將滿是籠統而含糊不清的承諾和口號,中共用此來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共的新政策的真正成效。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可以看到這些新政策的真正成效。

其實,最重要的問題在於,中共是否會為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而放棄其自己的私利, 對此很多觀察家們都持懷疑態度,因為,正如十年前一位英國外交官所說的, 中共從來不會將該黨的利益置於經濟之外,讓經濟自由發展。 所以,任何期望從本屆三中全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的人可能最後得到的只是失望。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三中全會前搏擊白熾化 左派追咬習近平智囊
山西省委前七連爆懸疑 震動中南海 中共官場恐慌
習近平過毛門而不入 三中全會前再釋信號
京西賓館旁地鐵站拉下鐵捲門 北京風聲鶴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