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灣查出首例中資假投資真移民案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臺灣查出首例假投資真移民案,經濟部投審會發現「中國森源實業」於2009年先借錢在臺投資新臺幣600萬元,公司負責人便以投資人名義停留臺灣,可以在一到三年內隨意出入,配偶、子女也同享福利。「由於公司在申請驗資完成後,資金就退還銀行沒有營運,已經將負責人移送法辦。」

鄭秀玲。(攝影:陳柏州/大紀元)

臺灣民眾痛批,「還沒搞《服貿協議》,中資已經開始搞假投資真移民。」臺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此前指,《服貿協議》開放自然人來臺條件寬鬆,此舉將導致大量投資移民來臺,或造成「假專家、真移民」。

投審會把關機制公信力遭質疑

「中國森源實業」公司隱身在新北市新店小巷子裡的公寓內,門口竟然掛了4個中資企業招牌,其中一個招牌已經被拆下來,因為假投資真移民的行為,違反公司法「不實登記」規定,投審會發現已將負責人移送法辦。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召集人、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陳柏州/大紀元)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召集人賴中強表示,臺灣相關法令規定:1個在台的中資企業,只要投資600萬元,就可派2人來臺當董事,並可攜其家庭;投資近1億,可派7名董事、1名經理人及7名主管級技術人員,至少可帶15個家庭過來,無總額限制。

針對中資空殼公司四年後投審會才查出來,賴中強說,「有問題的案子,等到四年後才被發現,馬政府所謂說,服貿開放了以後,投審會會在各個領域,幫大家把關,這個是一個完全不可靠的說法。」

在立法院舉辦的第十場《服貿協議》公聽會,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也表示,今天討論的資安、隱私、國安問題,政府都說已由投審會把關,但是我們看到過去的把關紀錄,投審會核准中資投資鼎新電腦,卻沒有注意到國貿局正在委託鼎新電腦設計敏感的「個人電腦防護專案」及「99年經濟部駐外單位電子檔案管控專案」,最後只好解約,這樣的把關機制,能讓人相信嗎?

臺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指,服務貿易模式明顯不對等,而且開放自然人來臺條件寬鬆,此舉將導致大量投資移民來臺,或造成「假專家、真移民」。她也指,全球只有臺灣先簽《服貿協議》,再簽《貨貿協議》,就是為了先鋪好通路再讓商品進來,如此一來內需製造業也會受到傷害。她建議,政府應循美韓模式與中共重啟談判。

「中國森源實業」負責人若違反公司法不實交易的規定,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中資來臺到底有哪些把關失誤,以及政府為何要急著簽署《服貿協議》,都應清楚跟民眾說明白。

(責任編輯:高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