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決定》出爐 政局再震盪

人氣 9

【大紀元2013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清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1月15日18時53分,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由新華社對外首發,共分為16項60條。其中,國企改革動作超過外界預期,涉及利益瓜分重新洗牌;決定明確了爭鬥近一年的廢除勞教制度,習近平陣營在與江派的惡鬥中佔取上風;土地改革,農民土地將會引發地方和中央全面對立的時代來臨。

目前出台的改革要點都是習陣營採取的緊急措施,其中涉及的問題都關係到中共垮臺。當下,中共執政合法性受到空前質疑,意識形態混亂,民怨衝天,在種種無法調和的社會危機面前,習陣營為了自救而必須實施的改革措施正在衝擊江澤民利益集團的核心利益。

習近平陣營為了能使此次改革得以實施,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與「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兩個新機構,以鞏固權力,但同時解構了十八大權力格局,這個佈局勢必觸動舊有格局的相關勢力,中共未來一段時間將進入政治震盪期。

政局震盪 中共罕見打破宣傳慣例 提前公佈《決定》全文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官媒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視點」於11月15日18時45分起發佈《決定》要點,新華社也同期權威發佈《決定》全文。多方評論稱:這打破了中共的宣傳慣例,一般三中全會一週後發佈文件全文。

大陸財新網於11月14日 21:56發表的報導稱:十八届三中全會决定全文預計於下週公布。

11月15日,香港親共媒體大公網報導稱,以往的三中全會,其相關文件都是於會議結束後一週,經由新華社權威發佈文件全文。十七屆三中全會於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08年10月19日,《決定》全文由新華社權威發佈。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也是在會後七天發佈的(2003年10月21日)。

此前,外界曾普遍預期《決定》將於11月19日發佈。

習近平親自闡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責

11月15日,新華社發表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會作的說明。關於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習近平承認:中國面臨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12日閉幕,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這是最近二十年來,首次由中共中央總書記來向中央委員會做相關文件的說明,規格超越以往。

香港親共媒體大公網認為,由習近平擔當說明者,意味著習近平本人將親自擔當統攝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在改革工作中,習近平將具有權威和主導權。

香港《經濟日報》11月14日的社評認為:上屆胡、溫政府由國務院擔改革重任,惟十年來改革無成,關鍵正是地方諸侯、國企等利益集團阻力極大,在領導人權威不足、政府權力不夠的情況下,缺乏政治能量推開改革攔路石。今屆習李班子應汲取了此教訓,深知只有中央集權,樹立更大政治權威,才有望從上而下力推改革,打破政令不出中南海之困。

有消息稱,國安委是把公安、武警、司法、國家安全部、解放軍總參二部、三部、總政的聯絡部、外交部、外宣辦等部門全部揉併在一起,成立一個大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該國安委的成立,除極大地強化了習近平的個人權力之外,其徹底架空政法委的態勢同樣明顯。

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外媒曾一度熱炒習近平將「拿下」周永康的消息,三中全會雖無一言提及周永康,但成立國安委的消息卻又處處閃現著針對周永康的影子。從三中全會之前成都官場的地震以及石油系高官的批量落馬,尤其是身為中央委員的蔣潔敏的被調查,周永康羽翼悉數被剪除。

國企改革動作大 觸動江派利益

三中全會《決定》顯示,國企改革比此前外界預計的動作還要大,其中,允許民企投資15~20%,上繳利潤,國企將從管資產轉向管資本,混合所有制發揮「雜交」優勢。民營資本將進入國企並參與國企管理和市場競爭,通俗講,以後將不存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說法,企業只存在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之說。

此外,《決定》第6條顯示,劃轉部份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30%。這比之前預計的更嚴厲,市場定價,標誌著江派的利潤全面潰敗,特別提到電信、電力、石油。

《決定》第10條顯示,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

目前中共國營企業亂象紛呈:前中共黨魁江澤民腐敗治國遺留下大量無解之難題;三角債等使錢流入貪官手中,資金大量外流,由此而引發的種種問題已成為中共的致命點,通貨膨脹導致國家貧富距離巨大懸殊,國家進入失控的崩裂狀態。

中共諸多大型國有企業實際是江派利益集團的搖錢樹,比如江澤民家族控制中國電信行業;曾慶紅家族、周永康家族控制石油能源行業;劉雲山的兒子則是著名的金融大亨;李長春家族掌控了部份文化基金。

中共當局所有經濟方面的改革都將觸動江澤民集團的利益。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三中全會要對國企開刀,無疑從太子黨口中搶蛋糕,阻力不小。

大陸經濟學家茅於軾認為,因涉及龐大的利益集團,國企改革難度大。上市國企董事長和高管都是政府委派,並非股東會選出,他們的年薪動輒數百萬元,甚至千萬元。他們與政府互相勾結,要改革談何容易。

廢除勞教制度 習近平與江澤民的對決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廢止勞動教養制度。

據港媒《明報》日前報導,促成官方下決心改革勞教制度的原因有二個,外界對勞教制度「不經法律程序剝奪人身自由」的批評不絕於耳,其二今年部份停用勞教後,「維穩」壓力並未明顯增加。

中共的勞動教養制度受到越來越多的否定和抨擊。勞教制度是荒唐野蠻地使用行政處罰手段剝奪公民自由的罪惡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當一個公民的言行同執政者的利益有任何衝突時,在不經任何法律審判,不許當事人自我辯護或請律師辯護的情況下,這個公民就可能被長期甚至終生監禁,被強迫勞動,甚至被迫害致死。

中共已經實行了56年之久的勞教制度。勞教所是中共用來迫害法輪功學員的主要手段,幾位大陸律師接受《大紀元》採訪直言中共廢除勞教只是迫於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今年4月7日,圍繞馬三家勞教酷刑黑幕曝光以及隨之帶出的法輪功真相,成為中國局勢敏感點,中共高層公開加劇分裂,中南海衝突持續升級。勞教所正是江澤民、周永康之流最怕人觸及的地方,是違背憲法最公開、最惡毒的地方。

據人權組織調查,從1999年7月20日中共迫害法輪功以來,至少有30萬法輪功學員先後被勞教,警察不但用最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洗腦等精神折磨摧殘他們,還活摘法輪功學員的器官。中共的勞教所監獄裡,很多法輪功學員一進勞教所就被「體檢」,抽血化驗登記,而普通刑事犯則不做這類體檢。

中共體制內很多人都呼籲廢除勞教制度,因為其存在本身就是非法的,是法外授權,但由於江澤民、羅幹、周永康之流的阻撓,勞教制一直在大陸存在,因為這是江澤民迫害法輪功的最賣力的機構,而且隱藏着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這個驚天的罪惡。這個真相一旦大面積曝光,中共勢必會倒台。

11月11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閉幕前一天,國際組織「醫生反對強摘器官」(DAFOH)在威爾士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大廈內舉辦「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說明會」,目前為止已有80萬人簽名。這已經是在英國議會舉行的第三次有關於此的會議,而在此之前,美國、聯合國人權組織,以及很多其它國家都舉辦過各種會議及活動,旨在調查和阻止中共對法輪功團體的迫害和器官活摘罪行。

土地改革賦予農民產權 地方中央全面對立時代來臨

土地制度方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由此,農民土地上市,跳過了地方政府,這將會引發地方和中央全面對立的時代來臨。

土地本是民眾賴以生息的根基,但現在已成中共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靠出賣土地收入來彌補財政的緊張。不斷提高的土地出讓價格導致「地王」頻現,直接推高了房價。

據大陸媒體11月10日報導,中國房企紛紛選擇到海外投資,原因與當前大陸的政策形勢不無關係。「如今的土地價格到了大家不能接受的地步,必須得考慮新出路了。」一位房地產行業人士透露。

中共中央和地方分離的財政體制使地方經濟相對獨立,久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策各取所需,甚至陽奉陰違拒不執行。在土地財政問題上,地方政府拒不執行中央的「不許強拆」命令。

而不斷曝光的強拆,引發大量嚴重的群體事件。地方政府徵用土地所帶來的衝突,尤其強拆和由強拆所導致的民眾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在多個地區矛盾已異常尖銳。

啟動實施「單獨生二胎」政策

《決定》明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財新網報導稱,開放「單獨」家庭生二胎,標誌著大陸人口與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意味著大陸將逐步放鬆實施40多年的嚴格生育政策,向「開放二胎」過渡。

中共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實施限制人口出生和「獨生子女」的「基本國策」,導致無數生命被虐殺、人口急劇老齡化和性別比嚴重失調。

相關新聞
空前危機下 習近平破三中全會20年來一個最高規格
外媒:設國安委凸顯習近平鞏固權威 削弱政法委權力
三中全會公告洩密 習近平打下「核心地位」
三中全會結束A股大跌 跌幅数字隱含密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