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稍回跌 亞銀:氣候變遷威脅仍在

【大紀元2013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亞洲開發銀行(ADB)研究單位發表的報告警告,儘管2013年稻米的價格下跌了10%,未來價格下降可能表示幾年內糧價穩定,但亞洲不應該因此掉以輕心,氣候變遷的威脅正在增加,糧價仍有不穩定因素。

這分報告名為《亞洲的食品安全挑戰》,由亞洲開發銀行的獨立評估部門研究了2007年至2012年的糧食危機,內容提到投入小麥及稻米生產的投資停滯不前,以及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研究的主持人湯瑪斯(Vinod Thomas)說:「糧價還是可能大幅波動,除非政府、發展機構及民間機構很重視這個問題,普遍大幅提高了亞洲的農業生產率。」

由於病蟲害、乾旱、經濟限制,大部分亞洲農民的收成仍然很少達到潛在產量的80%以上。但利用現有的技術、水資源,4大作物的產量還是有增加的空間。稻米、小麥、玉米等基本糧食的價格在2006、2008年飆漲,到2012年中稻米價格最高。直到2013年初期才回降約10%。

氣候變遷威脅最大

除了政府單位的政策因素外,氣候變遷將是未來幾年最大的威脅。湯瑪斯說:「氣候變遷也可能證明是未來10至20年間對糧食安全的最大威脅,事實上,它已對亞洲造成可預測的不利效應。」

媒體稍早報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跨國專家小組即將在2014年3月發表的報告,內容也寫到,地球暖化對部分北半球的農業生產會有一些好處。但從全球看,氣溫升高將使農作物以每10年減產2%的水平下降。

同時,未來人口將以每10年14%的趨勢增加。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6億,如今是72億。科學家說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們要花更多錢才能豐富自己的飯桌。

亞洲不應太樂觀

ADB的另一名研究者布魯貝克(Andrew Brubaker)提到了亞洲面臨的供需挑戰。他說:「在供給方面是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包括水資源日益短缺,以及氣候變遷越來越顯著的影響。需求方面,亞洲越來越都市化、繁榮,促使食物需求越來越多元。」

解決的方法在於持續投資農業,並接受氣候變遷的威脅。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比乾旱、水災更劇烈。布魯貝克說:「接受氣候變遷的措施顯得日益重要,也是長期確保國家及地區食品安全的方法,但首先要從農業體系、農村社區開始。」

亞洲的飢餓人口占全球的67%,相當於5億5,200萬人,且仍有9億亞洲人每天生活費不到1.25美元。報告警告,糧價動盪不僅威脅亞洲扶貧工作的推展,也可能加劇區內貧富差異擴大的情況。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活化休耕地 台農委會清查10萬假農民
西澳正變成中國自供糧倉
外電:耕地迅速消失 中共在全世界收購農田
英媒稱中國正狂熱「搶」糧 糧食安全紅線或鬆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