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養豬生活变小品 敲開藝術大門成影帝

人氣 23

【大紀元2013年12月28日訊】今年年底,隨著影片《私人訂製》的上映,葛優在片中一如既往的出色演技,又引發了人們對他新一輪的關注。當年沒有任何表演天賦、也沒經過任何表演訓練的葛優,憑著一段養豬生活體驗敲開了藝術大門。20年前,葛優走向事業高峰,相繼獲得了金雞獎和戛納影帝,20年後,他依然是觀眾最期待最喜愛的喜劇明星。

《養豬》真實體驗敲開藝術大門

葛優雖然出身演員世家,父親葛存壯是老一代電影演員,母親施文心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劇本編輯,從小在電影製片廠長大,左鄰右舍都是當時的知名演員,但葛優小時候並不喜歡表演,也沒有任何表演天賦。葛優坦言:「十八九歲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是甚麼樣的,直到我養豬那會兒,『文革』結束了,藝術院校招生,我才忽然好像知道自己想幹甚麼了。我爸演戲的時候,我經常躲在一邊看,那時我覺得我可能是他一輩子的忠實觀眾吧。」

1976年中學畢業後,葛優被下放到北京郊區農村勞動,因為身體單薄,他被分去養豬。為了回城,那時葛優開始投考各藝術團體,但考了將近一個月都不行。葛優說:「我都準備回村繼續餵豬了,我爸的一個同事來說,全總文工團還在招生,是不是可以試試?」

這次考試前,葛存壯啟發葛優:「你今年21歲了,長這麼大,你覺得自己經歷過的最開心,最難過,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是甚麼?」葛優皺著眉頭思考了好一陣後回答:「養豬。」葛存壯聽後非常高興,他知道沒受過表演訓練的兒子要想演戲,必須先從演他自己的生活開始,而養豬恰恰就是他的親身經歷。「那你覺得養豬過程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又是甚麼?」 葛優想了想說:「給豬餵食時,趕走大豬,讓小豬先吃。」

於是,葛存壯給葛優定下了小品的主題《養豬》,具體怎麼演,讓他自己去編。考試那天,葛優一連串既有生活經歷又有感情色彩的養豬動作徹底打動了考官,這一次,他成功邁進了全總文工團的大門。這年葛優22歲。

國際電影節第一個中國影帝

葛優說,那時候是讓人帶著跑八一廠找戲,拍了幾部電影都沒有動靜。1988年王朔小說《頑主》被改編成電影,葛優在影片中扮演三號人物楊重。一臉的老實本分和寵辱不驚,沒有任何矯揉造作,葛優的外形與表演都很適合王朔筆下那種「冷面熱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他首次在銀幕上輕鬆、到位的表演讓所有人震驚,令搭檔頓感壓力。當年就獲得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
  
從《頑主》到《大撒把》,從《編輯部的故事》到《活著》,以及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和馮小剛合作的一系列賀歲片,葛優曾扮演過無數讓人過目難忘的角色,以其獨有的、不溫不火的,甚至有些靦腆的個性詮釋了一個個當代中國社會中喜劇式的小人物。

1994年,葛優憑影片《活著》榮獲第四十七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成為了國際電影節中第一個中國影帝。當年戛納電影節的藝術顧問皮埃爾•里斯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葛優的表演震撼人心,「這樣有實力的男性演員在西方電影的發展歷程上也並不多見,也只能在傑克•尼科爾森那樣的老牌明星身上找到與之匹美的力量感。」

每次接受採訪時,談起表演,葛優總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對角色的理解,更沒有一種對於所扮演角色內心深刻的理解,他都只是淡淡地回答:「我覺得演員不用說那麼多,就是準備好了,琢磨好了,『預備,開始』全對,就行了,演員真是幹活兒的。」

(責任編輯:李湘蓮)

相關新聞
海清《趙氏孤兒》嫁葛優 首演古裝太彆扭
呂行曝舅舅葛優:他是很愛做飯的宅男
《讓子彈飛》妙問妙答 姜文封葛優「一代名優」
「葛優體」語句為什麼風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