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議院再推網絡安全立法應對網絡攻擊

【大紀元2013年02月15日訊】(美國之音)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和資深眾議員魯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週三再度提交一份網絡安全法案,希望以立法的方式來應對來自中國、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家的大規模網絡間諜和攻擊行為。

全稱為《網絡情報共享與信息法》(Cyber Intelligence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Act)的這份網絡安全法案去年4月曾在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以248票贊成對168票反對獲得通過。

該法案提出,聯邦政府應把獲得的機密網絡威脅信息與民間領域共享,幫助美國企業更好地進行防範,同時美國企業和民間機構也可以在自願的前提下將所獲的網絡安全信息與政府共享。

然而這部法案後來未能被民主黨掌控的參議院採納,理由是法案的部份內容涉嫌侵犯美國公民和企業隱私。白宮也曾表示,如果法案獲得國會兩院通過,奧巴馬總統也會以同樣理由否決該法案。

但上週日剛剛公佈的2013美國《國家情報評估》報告(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稱,美國已成為大規模持久網絡間諜和攻擊活動的目標,而最猖獗的網絡間諜和攻擊行為來自於中國。

《網絡情報共享與信息法》的聯合起草人、來自密西根州的共和黨眾議員羅傑斯和馬里蘭州的民主黨眾議員魯珀斯伯格週三再度提起這份法案。兩人稍後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介紹這份法案時表示,應對網絡間諜和攻擊行動、保護美國經濟利益刻不容緩。

羅傑斯眾議員說:「我從來沒看到過如此猖獗的行為,比如在網絡間諜方面,中國這樣的國家以驚人的速度剽竊知識產權,得到後改換一下再用他們剽竊到的技術去和研發這些技術的公司競爭。」

魯珀斯伯格眾議員說:「據估計,美國去年因商業機密被盜損失了3000多億美元……隨著事件的進展,今年的情況和去年有了很多不同。現在(美國遭受到)更 嚴重的網絡襲擊。不僅是3000多億美元的損失,而且我們的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都遭到黑客攻擊。拿紐約時報的例子來說,中國黑客攻擊紐約時 報是為了知道紐約時報的線人是誰,讓中國不至於被負面報導搞得沒面子。」

奧巴馬總統在週二晚上的年度國情咨文演講中也提到網絡安全的緊迫性。

他說:「美國還必須要面對急速增長的網絡攻擊方面的威脅……這就是為甚麼今天早些時候我簽署了一份新的行政命令,通過增加信息共享、制定保護我們國家安全、就業和隱私的標準來加強我們對網絡攻擊的防範。

有專家指出,網絡間諜行動和襲擊給美國構成的損失相當於美國經濟總量的0.1%到0.5%。有鑒於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預計白宮和國會將會就此法案的通過加強合作。

(責編:李辰)

相關新聞
美控中共經濟間諜活動「最活躍最持久」
排除非議 美國首次定位台灣為重要安全夥伴
涉嫌謀殺 McAfee防病毒軟件創始人被追查
美要求強化中國投資審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