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媳婦帶給韓國三代親人的感動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佳慧韓國首爾採訪報導)來自中國大陸的朝鮮族媳婦朴春蓮,12年前嫁給比自己大12歲的韓國丈夫韓泰奎時,要幫丈夫撫養3個孩子,還要贍養年邁的婆婆。幾年後,她的「至誠」抹去了全家人對她的戒備之心,她的「至善」讓這個三代同堂的韓國人之家感恩戴德。

「中國大,媽媽的胸懷也大」;「如果我將來能娶像媽媽這樣的媳婦,我就幸福了。」 韓泰奎的大兒子這樣評價他的「中國媽媽」。

「真的對不起,你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你將來一定會有大福分的!」 婆婆這樣夸她的中國兒媳。

中國媳婦朴春蓮和她的韓國先生韓泰奎。(攝影:全宇/大紀元)

突然變故 促成韓國特殊情緣

來自中國黑龍江省的朴春蓮原本有個幸福的家,然而一場車禍奪走了丈夫的生命,把9歲的兒子留給了無助的她。後面的路怎麼走?拿甚麼撫養兒子?無奈之下,朴春蓮把兒子留給母親撫養,自己則隻身來到韓國打拼。

一次,有人把離異的韓泰奎介紹給了她,但決定結婚的過程並不容易。韓泰奎比朴春蓮大12歲,一人帶著3個孩子,其全部財產就是一套小小的全稅房(一次性支付租金居住的房子),還是他姐妹湊錢幫他租的。

「(一說要結婚),整個都亂起來了。」朴春蓮回憶:「我才30多歲,有充分的條件找一個未婚男子,為甚麼偏偏跟條件這麼差的人結婚?我也是憂心忡忡,好幾天都在考慮是否分手。自己能撫養3個孩子嗎?我能承擔的了嗎?」

朴春蓮說:「他那麼個大男人撫養這些孩子,多難啊!我要不要和他共同撐起這個家?怎麼辦?……」

朴春蓮說,她相信上天的安排,相信緣份。最終,她走進了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特殊的家庭。

忍辱負重 撐起全家

據統計,2011年韓國共結成了30,695對跨國婚姻,同時有14,450起跨國婚姻家庭離婚事件,特別是中國新娘離婚率更高。為此,很多韓國丈夫剛結婚時,只給女方一點點生活費。朴春蓮的丈夫也不例外。

剛結婚的時候,韓泰奎只給朴春蓮每個月30萬韓幣的生活費,這點錢難以維持整個的家庭生活開支,但她不僅沒有抱怨,還處處體諒丈夫。她說:「錢少,我就仔細節儉著花錢。但也不夠,5口人啊,但我沒有伸手要錢,擔心傷他的自尊心。他心裏多難呢,還得養活3個上學的孩子,為了托起這個家,最後我自己出去打工。有時,老公因做生意需要錢,我就把我的銀行卡交給他。」

就這樣兩年過去了,丈夫對她的戒備和隔閡完全消除了。

朴春蓮從小跟奶奶一起長大,在奶奶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那種勤勞善良的傳統美德。母親也是個吃苦耐勞照顧家人的傳統女性,對她的影響也很大。朴春蓮說:「她們看起來很平凡,每天都默默無聞無所求地為家庭付出著,從無怨言,感覺那就是我應該做的,沒有甚麼好炫耀的。」「現在媽媽和我通話,第一句就問,婆婆好嗎?一定得照顧好老人家,在老人家活著的時候一定得照顧好婆婆啊 。那是你應該做的。」

2年後 孩子們親切地喊「媽媽」

嫁入這個特殊的家庭,最難的就是要面對三個孩子。可以想像,幾個已經懂事成年的孩子怎麼會輕易接受一個「外國媽媽」呢?

「剛來這個家,孩子都在觀察我,吃完飯就都回自己房間,他們上學後,我就開始幫他們整理房間,希望他們回到家有個溫馨舒適的窩。當時學校沒有食堂,只能帶盒飯,每天帶的盒飯我都換著花樣儘量滿足他們。我在中國長大,做的口味和他們不盡相同,為了叫孩子們吃上自己喜歡的可口飯菜,我就邊學邊問,有時還跟先生的女兒學,並徵求孩子們的意見。」

朴春蓮說:「既然跟孩子們的爸爸結婚了,他們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分別心。」就這樣,她不僅營造了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更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從朴春蓮身上,孩子們又找回了那份無私的母愛。

2年後,幾個孩子都親切地叫她「媽媽」。對於嫁入這種特殊家庭的跨國新娘來說,這聲「媽媽」蘊涵著多少母愛和茹苦含辛地付出,朴春蓮深知其中甘苦。

兒子感恩:「中國大,媽媽的心胸也大」

眼看著孩子們長大了,朴春蓮又承擔起媽媽和「心理諮詢師」的雙重責任。她一直教育孩子們要寬容忍讓,堅韌不棄。大兒子經歷一段青春期的波動,在她慈母般的關愛和諄諄教導下,大兒子不僅大學順利畢業,還進入韓國很好的大企業工作至今。

「大兒子高中畢業後就參軍了,2年後復原回家,在家呆了8個月,也不上大學,也不找工作,就把自己關在家裏玩電腦,爸爸很生氣苦惱。怎麼辦?好好的家庭現在不和諧了,我就開始和先生交流,希望理解他。」

「然後我又找大兒子交流。當時就是擔心他學壞,在家裏整天憋著出問題怎麼辦,我就單獨和他真心交流。我跟他說,兒子啊,在這個世上,人都有順心和不順心的時候,你得學會應變,你總在房子裡呆著不行,你這麼年輕,沒工作也沒關係,出去溜躂溜躂,散散心會好一點,不能總關在自己的房間。」

「有時我給他講人生的艱難,遇事應該如何應對。有時需要零用錢不敢跟爸爸要,就經常跟媽媽說,『能不能給我5萬』,同時讓我別跟他爸爸說。他說他爸爸要是知道了的話,會罵他的。」

為了家裏不起硝煙,朴春蓮都一個人承擔下來了,這不僅贏得了家庭的和睦,同時也贏得了孩子的尊重。就這樣經過了8個月的溝通,慢慢的在媽媽引導下,大兒子擺脫精神苦惱,開始上學,並打工自食其力。大學畢業後找到了自己滿意的一所大公司的工作。

回憶走過的路程,大兒子感慨地說:「中國大,媽媽的心胸也大,媽媽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寬廣,我現在真的相信命運和緣分啊,將來如果我能娶到像媽媽這樣的媳婦,我就幸福了。」

去年剛進入韓國一家著名企業的小兒子,告訴她因為上司一直給他壓力並欺負他,實在受不了,所以不想幹了。她就勸他「忍耐再忍耐,等忍過去了,就有好事等著,過了難關就會成功。」最終,在媽媽的勸說下,小兒子堅持了下來。7個月後,他的主管調到別的部門,他一下輕鬆起來,而且工作也順利。

他的主管調走時,看他那麼年輕就有如此忍耐力,很難得,因而希望帶他一起調動工作。涉世未深即經受了這場人生磨礪,對小兒子來說也算是一筆精神財富。現在再遇到甚麼事,對他來說都不是難事了,因為他學會了「忍」。

在媽媽的精心撫育下,女兒也考上了大學。她每個月掙的錢除了留下車票錢和幾萬的零用錢外,餘下的都幫做家用,家裏和睦幸福。

「媽媽現在您應該享福了,您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有了媽媽我們家才有了祥和和溫馨,才覺得家的溫暖舒服」先生的女兒說。

婆婆和親友們的感動

朴春蓮的丈夫有兄弟姊妹8個,婆婆一直跟大兒子一起生活,後來大兒子希望兄弟姊妹輪流贍養。丈夫排行老二,朴春蓮想,85歲的老人,她把兒女都撫養大了,老了理應得到子女的孝順,不能再叫老人顛簸。當時朴春蓮還沒有自己的房子,生活又很艱辛,但她依然把老人接到自己家裏撫養。

她對婆婆細心照料,一家人三代同堂和睦溫馨。婆婆經常感動地對朴春蓮說:「對不起,真的對不起,太委屈你了!我們家真的對不起你啊,你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將來你一定有大福報的!」而她則笑著對婆婆說:「沒事媽媽,那是我應該做的。你生了那麼好的兒子,那我就得照顧好你啊。」

朴春蓮的賢惠美德,不僅贏得了孩子的敬愛,也贏得了夫家親戚的尊重。韓泰奎的兄妹對朴春蓮非常欽佩,無不發自內心地對韓泰奎說:「像你這樣一無所有,還得養活3個孩子和老媽,要是娶個韓國媳婦早就跑了,你得感謝她啊。你真有福分,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好的媳婦。」

對於妻子,丈夫韓泰奎說:「她在我與前妻有三個孩子的情況下來到這個家庭,家境不好。但還是克服了這些困難,和孩子們溝通得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家裏如此和睦,還有甚麼更讓我感激的呢?本來家裏多了個女人有可能產生更多的矛盾,孩子們不喜歡的話,溝通不了,也可能不和睦……。但是,我們家裏一點兒也沒有那種事,把家裏的氣氛弄得非常好,真的是非常感謝她。」

為了這個家 結婚12年沒捨得去過一次飯店

結婚12年來,為了這個家,朴春蓮從沒有捨得去飯店吃一頓飯,沒有買過品牌皮包和衣服,只是一味地極力攢錢。6個月前,也是在結婚12週年之際,他們終於在首爾附近的水原市買了一套34坪(一坪約為3.3平方米)的房子,有了自己安穩的家。

談到自己的親生兒子,朴春蓮深感愧疚:「他沒有爸爸,在奶奶家也是看著眼色生活。種種條件都不行。我媽媽幫我養著他,孩子的性格很活潑,還讓我不要擔心他,只要媽媽好好的就行。」說到此,朴春蓮哭了。

令她欣慰的是,親生兒子來韓國後,跟哥哥、姐姐們都很合得來,女兒也處處為這個弟弟著想。如今,三個兒子都就職於大型企業,已經成為企業骨幹的女兒也與醫生結了婚。

朴春蓮幸福秘訣:包容、給予 勿求索取

目前,朴春蓮夫妻二人在首爾瑞草區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負責中國人的離婚訴訟業務。對於不少前來申請離婚的跨國新娘,朴春蓮本來可以通過辦理離婚訴訟來賺取手續費,但是她並沒有一門心思去賺錢,而是經常用自己的經歷勸說他們,不少人聽了這對夫妻的忠告後,又重歸言好。

對於當前跨國新娘越來越多的離婚現象,朴春蓮介紹了她的「幸福秘訣」:「不妨參看我的情況,再稍微忍一忍繼續過下去,儘量去給予,別總是想著索取。」

她說:「看到來協商離婚的夫婦都是只想從對方那裏得到甚麼,而不是去給予,夫妻間沒有一顆相互給予的心。丈夫即使沒有錢,如果讓妻子看到自己努力生活的意志,並關愛對方,那麼哪個女人會逃跑呢?另一方面,即使結了婚,妻子仍舊在金錢問題上計較你我之分,不想付出,只想佔有,那麼哪個丈夫會喜歡呢?」

在韓國,儘管跨國婚姻的離婚率有增無減,但是,像朴春蓮這樣的「好媳婦」也不乏其人,是她們,將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帶到了韓國;是她們,用中國女性寬廣的胸懷和無私的母愛感動著韓國。正如朴春蓮的大兒子所說:「中國大,媽媽的胸懷也大!」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新聞
小泉訪美 日官員談營救中國媳婦金子容子
中國媳婦假眼球掉進湯裡  嚇壞了婆婆
嫁到台灣的中國媳婦  為母親找到第二春
烽火下的中國媳婦:為愛留守黎巴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