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破高教現狀 台專家:推動碩博士分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 台灣台北報導)由於過去研究所過於注重論文研究,據教育部9日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初稿內容,在高等教育部分,建議推動研究所分流,分為「研究型」和「實用型」,打破獨尊研究型碩博士(PhD)現狀。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指出,預計從102學年度開始,會先從碩士開始推行,並希望由教學卓越大學率先做起,盼帶動分流示範。

白皮書指出,台灣偏重培育研究型碩博士,應隨著社會需要及人才培育質量調整,推動碩博士分流,增列實用型的DSc(理學博士)、DEng(工程博士)、DBA(工商管理博士)等,以滿足社會需求。

此外,也期盼改變研究所培訓一元化的狀況,應將高等教育課程依性質分為「研究型」和「實用型」,突顯兩種不同的教學型態;研究型課程是為從事學術研究作準備,實用型課程則是參考國外作法,培養創新研發和專業實務方面的高階人才。

對此,馬湘萍提到,目前台灣是參考美國研究所培訓課程,無論是想要單純從事學術研究方向,或是朝向法律、建築等實務的領域發展,在未來課程將會有明顯的不同,希望從碩士開始,在課程上做出明顯的區隔。

這部分希望從頂大、教學卓越大學可以率先做示範,在研究所課程先分流,引導大學研究所有多元方向發展,目前已有逢甲、中原、元智、大同等大學已在推行。

另外,也建議大學設立「專業學院」,推動學、碩士5年或6年一貫制,以及試辦商管、法律、醫學、傳播等領域的學士後教育,滿足21世紀國際人才需求。◇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