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探索空間創作 中原「藝.圖.意」特展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東西方文化對於「空間」的藝術創作概念不同,西方常以「透視法」進行描繪,東方則是著重空間的「意境」。中原大學藝術中心即日起至6月23日止,舉辦「藝.圖.意」特展,集結兩岸與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作品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授權國寶畫作數位輸出品,探索中外古今繪畫藝術對空間詮釋之差異性,讓兩岸藝術與設計進行深入交流與對話。

展場一區佈置成設計工作室的樣貌黃居宗與手稿合影(攝影:徐乃義/大紀元)

「藝.圖.意」共展出45件作品,包括4件故宮授權的國寶畫作輸出。宋朝范寬的《蹊山行旅》、宋朝張擇端與清宮畫院的《清明上河圖》,以及清朝郎世寧的《百駿圖》,呈現中國繪畫在不同年代對空間詮釋的演變。遠看像Google地圖,其實是來自英國的湯姆.魯克一筆一筆手繪。湯姆.魯克在2012年花了3個月的時間,帶著相機走訪台北市大街小巷,每到一個定點,就爬上建築物頂樓往下拍街景與建物,再用鉛筆將道路和建築物畫出來。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畫出像空拍一樣的立體地圖,連建築物外觀都栩栩如生,最後再將28張草稿,拼成高64 公分,全長150公分的地圖。

藝術中心陳歷渝主任表示,希望觀眾在空間裡可以看得到圖,在圖裡可以看到空間,特別注重展場空間規劃。建築師黃居宗手稿及手繪本展區,以情境佈置方式呈現設計師的工作室,牆上貼滿黃居宗各式各樣的手繪設計圖。藝術中心陳歷渝主任特別設計裝置藝術作品,將喇叭鎖的構造進行解構、放大,表現門鎖的三度空間概念。陳歷渝的作品由4個部份組成,可以看到鑰匙放在喇叭鎖的兩個剖面、縱立面,以及垂直俯視的喇叭鎖。希望藉由分離的模型,表現喇叭鎖內部剖面的構造,隱喻空間的構成。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