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中:百姓為什麼越來越反感改革?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5月20日訊】許多人有個錯覺,仿佛百姓總是擁護改革的,利益集團則是改革的阻力。可實際狀況卻又給人相反的印象。

一個叫「改革」的美人,不僅已經遲暮,甚至在揭開面紗之後,被眾人發現原來是個人妖。

稅制改革的結果:政府從此富起來了。朱總理立功了。

就業制度的改革:百姓要競爭上崗位,官員穩步升遷。萬人爭當公務猿。原來,打破我們的鐵飯碗,為的是讓你們抱上金飯碗。

金融改革的結果:銀行享受暴利,國企貸款豐厚,私企無錢可貸,百姓則享受通貨膨脹。

國企改革的結果:加強壟斷,發改委配合漲價。

住房改革的結果:工薪階層一輩子買不起一套房。

醫療改革的結果:有人享受無限度的公費醫療,有人一場病就導致一貧如洗。

教育改革的結果:不用說了,太悲慘了。

咱們再看一些具體的、小的改革:電價改革,就是電價上漲;水價改革,就是水價上漲;成品油定價改革,就是汽油價格上漲……機場建設費,換了個馬甲叫民航發展基金,這下好了,可以名正言順地長久收錢了。下一步,建議權貴們把過路費改個馬甲叫「督促節能環保綠色出行基金」,戴個綠色帽子,插個紅五星,收費,收費,收死那幫私家車。

稅制、住房、醫療、教育幾大改革的悲慘後果,使得百姓認清了權貴們所謂「改革」的真實意圖:掠奪。「改革」,如今已完全蛻變為「掠奪」的同義詞。所以,現在的事實是:官員喜歡改革,滿眼放光地試圖進行一個又一個改革,恨不得年年改、月月改,天天改;百姓則反對改革,就像關在籠子裏一次次被取膽汁的黑熊,驚恐地看著權貴們高舉一把名叫「改革」的大刀,一步步朝自己走來。

百姓需要真正的改革,但百姓無力主導一場對公眾有利的改革,所以,他們只能用反對來表示對權力的抗議。

這就是那場「奉天承運,皇帝昭曰:要改革」的必然下場。當初有人聲稱中國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簡直是笑話。小平同志不是被他們譽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嗎?怎麼一場所謂「自下而上的改革」卻會有一個居廟堂之高的總設計師呢?

中國改革,真的是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當年,某些御用學者宣揚「中國漸進式改革優於蘇東休克療法」,如今,誰還敢站出來重複這個無恥的謊言?今天再看改革,中國不僅被蘇聯、東歐遠遠拋在後面,還被巴西、南非、印度、越南超出一大截。難怪有些人整天支持朝鮮,因為天朝實在需要這個僅存的、唯一的參照物。

漢末,政治經濟雙重腐敗導致天下大亂。黃巾軍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就招來無數粉絲。如今,改革已死,什麼當立?我認為,最好是政改當立。假如弄到其他「當立」的地步,悔之晚矣。

沒有政治改革做前提、做先導,經濟改革必然成為一場野蠻的掠奪。加強行政壟斷,加固政府權力,加肥政府腰包。但公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經濟改革邁大步,政治改革不邁步,會扯得蛋疼。蛋疼了確實無法忍。如果權貴們試圖進行「可持續掠奪」、「可持續取膽汁」,那就必須啟動政治改革,否則,只能是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大家應該看清楚了,所謂官員擁護的改革,其實是「只改經濟,不改政治」,這也正是如今百姓反對的所謂改革。事實上,百姓不僅不反對改革,恰恰相反,百姓渴望改革,渴望真正的改革。

──轉自作者博客

相關新聞
審議移民法 參院司委員進行H1B簽證大戰
紐省民眾呼籲省長奧法雷爾力挺教改計劃
美移民改革或取消綠卡彩票抽籤系統
年金改革案初審  台朝野各有堅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