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財長稱容忍增長放緩到6.5% 首低官方目標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財政部長樓繼偉7月11日在華盛頓發出信號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可能低於政府今年的目標,未來也許可以容忍低至6.5%的水平。樓繼偉並稱今年的增長目標是7%,跟三月份中共人大通過的7.5%的增長目標相衝突,引發外國記者的疑問和投資者的困惑。

彭博社:中共財政部長說可以忍受增長放緩到6.5%

彭博社7月12日報導說,樓繼偉的言論暗示,隨著總理李克強專注於政策改變以建立更加可持續性的增長,中共準備允許一個已經有風險降到23年來最低的速度進一步放緩。李克強本週說,政府應該繼續調整經濟結構,只要增長、就業和通膨處於某種限度之內。

「我們不認為6.5%或者7%將是一個大問題。」當有記者問到,對於放緩的增長官方是否有一個容忍的極限時,樓繼偉如此回答。「很難給你一個極限。但是從我們有的數據來看,我們有信心。」

他說:「請不要忘記,我們預期的GDP增長速度是7%。」樓繼偉說,「今年達到我們的預期沒有很大問題。」

增長目標的混亂

彭博社報導說,樓繼偉的言論可能增加了有關政府的增長目標和容忍水平的混亂。李克強五月份說,中共尋求這十年的年增長為7%。他在3月17日新聞發佈會上說,中國到2020年之前平均增長速度必須達到7.5%。國家媒體對該新聞發佈會的文字記錄說,李克強給的數字是7%。

中共對於今年的增長目標還沒有改變它的官方數字7.5%,《國際市場新聞》7月12日報導援引政府來源說。

財政部新聞辦公室沒有立刻回應彭博社就樓繼偉的言論提出的詢問。

野村證券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說,樓繼偉的言論促使投資者詢問,是否2013年的增長目標已經削減到7%。但是這不太可能,因為增長目標四個月前得到批准,並且李克強沒有提到作出任何修改,修改需要人大的批准。

沙灘上一條新的劃線

在李克強作出經濟結構重組的評論之後,中國週三和週四的股市發生18個月來最大反彈,因為市場猜測當局將採取措施刺激增長。但是週五上海綜合指數收低1.6%。

彭博社報導引述ING集團亞洲研究主任Tim Condon說:「提出6.5%像是沙灘上一條新的劃線。」「也可能是他們不希望人們陷入一個虛假的股市反彈。」

M2貨幣供應六月份升高14%,央行7月12日說,比五月份的15.8%的步伐放緩。六月份的社會總體融資,政府最廣泛的信貸衡量,是1.0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78萬億元下降。

國家統計局將在7月15日報告第二季度GDP。

樓繼偉排除了擴大預算赤字來刺激經濟的可能性。相反,他說決策者已經決定要削減中央政府機構的支出5%,並可能使用這些節餘來減稅或者支持就業和增長。

《華爾街日報》:非正式拋棄先前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7月12日報導說,這樣一個尖銳的中國增長下調將在全世界經濟激起漣漪,打擊一切商品,從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需求到香港商店的豪華手提包。

樓繼偉的言論也暗示政府可能非正式的拋棄了它先前設定的7.5%的增長目標,雖然還不清楚是否他們反映出一個新的官方立場。

樓繼偉的言論發生在一波失望的數據之後。六月份出口同比收縮3.1%,這是自從2009年11月份以來非假日月份出口銷售首次負增長。剛剛出爐的總體社會融資顯示信貸增長遭到中國現金緊縮的打擊。

路透社:有史以來首次低於官方目標

路透社7月12日報導說,樓繼偉的言論標誌著迄今為止來自高層決策者對該國經濟放緩的最發人深省的言論,這將意味著有史以來增長可能將首次低於官方目標。

道明證券說,這番言論暗示今年餘下時間經濟增長將急劇放緩。

「不難算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今年餘下時間需要達到6%的GDP增長。」道明證券亞太研究和利率策略負責人Annette Beacher說。

樓繼偉說,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將「略微低於7.7%」。

沒有固定底線?

路透社報導說,樓繼偉的言論呼應本週早先李克強的講話,他一直推動有關增長速度的改革。李克強在講話中說,需要更多的努力進行結構調整,改革和經濟轉型。

「如果你結合樓繼偉的言論和李克強兩天前的言論,感覺好像此刻中共最高領導人他們確實想要更加容忍增長放緩。」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高路易說。

「似乎此刻他們還沒有達成一致的固定底線。他們在尋找一個,或者也許他們不需要一個特定的數字。」

上個月,副主席李源潮說,中國未來將能夠維持7%的經濟增長速度。

經濟學家今年持續調低中國的經濟增長。在下週一出爐GDP數字,本週發佈疲軟的貿易數據,以及政府有關增長放緩的評論之後,他們可能進一步調低。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何清漣:中國GDP高增長,兩大泡沫仍「堅硬」
中國今年GDP 7.5% 台股面臨內外利空
中國首季GDP8.1% 增速近3年最低
中國第二季GDP增長跌破8%  外資看空前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