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家都有本 戶口名簿無可取代

人氣: 139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戶口名簿專題1(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14日電)隨著戶籍謄本申辦越來越方便,戶口名簿的使用率越來越低,即便如此,戶口名簿還是有其無可取代之處。

民國36年核發戶口名簿以來,歷經政府多次變革,原本的紙本、手寫,也因為科技進步,在民國86年戶政資訊系統電腦化後,改為橫書列印。

早年社會,戶口名簿是政府查驗戶內人口的依據,記載全戶人口變動紀錄,包括一戶有多少人、戶長(通常是父親)與戶內關係人的基本資料等,還能辦理物資配給、稅務機關查證稅額和其他證明之用。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說,台灣光復後,戰後的生活仍困苦,物資缺乏,區公所會依該戶人口數配給糧食,戶口名簿成為當時請領物資的重要憑據,人口越多,領得越多。

隨著戶口查察走入歷史,戶役政系統電腦化後,申請戶籍謄本方便,機關通常也接受戶籍謄本當作證明,使用戶口名簿的人越來越少。

謝愛齡說,戶籍謄本的資料雖然比較完整,但在某些程度上仍然無法取代戶口名簿。例如,對於未滿14歲以下、尚未請領國民身分證的青少年,戶口名簿是唯一能證明其身分的文件。

而對許多父母來說,戶口名簿的用途或許不陌生,例如孩子在就讀國中時要辦身分證,老師就會告訴學生「記得帶戶口名簿影本到學校」。

除了未滿14歲青少年請領國民身分證,舉凡新生兒加入全民健保、學齡兒童入學或是請領各項社會補助、獎學金等,都需要戶口名簿證明身分。

謝愛齡說,核發戶口名簿有2個最主要的目的,一是彰顯人口數,二是提供沒有國民身分證者的身分證明。

另外,包括遷戶口、任何需要證明親屬、撫養等的申請,都需要戶口名簿。

內政部日前公布新式戶口名簿樣式,並宣布從103年2月5日開始啟用。

新式戶口名簿採彈性製表,選擇詳盡版的戶口名簿可替代戶籍謄本功能,免去民眾另外申請戶籍謄本的困擾,但不強制換發。

內政部說,新舊式戶口名簿最大的差異在於,新式戶口名簿在網路上就可查驗,可有效管理戶籍異動,還增列騎縫章、押花和核發機關浮水印的防偽列印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