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中俄朝軸心等議題 台灣學者有何看法

人氣 474

【大紀元2024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21日舉行「G7峰會、歐洲情勢與中俄朝軸心」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就此議題發表看法。

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田中光以貴賓身分致詞表示,目前國際情勢動盪不安,他經常期勉新進同仁勇於接受時代挑戰。中華民國政府於新冠疫情期間首先送出五千萬個口罩,注重國際人道的舉動大幅提升台灣國際地位。賴清德政府上台後提出外交政策三項主軸民主、和平、繁榮,除繼續堅守民主陣營、維護台海和平外,盼能藉台灣在高科技產業鍊不可或缺地位,拓展對外關係。

就「中俄朝軸心與印太安全局勢」專家分析

國策研究院舉行座談會,上半場討論「中俄朝軸心與印太安全局勢」,副院長郭育仁表示,普京5月訪北京乃洽談年運量達5,000億立方公尺西伯利亞二號瓦斯管線及提供軍事裝備支持俄烏戰爭等相關事宜,顯然未達成所訂目標,故他此行訪朝鮮並續訪越南乃牽制中共考量,預料中共在美國年底大選前應不致於在俄烏戰爭中明目張膽地協助俄國。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說,普京此行訪朝鮮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旨在打破被封鎖與資源短缺的困境,中、俄、朝三國聯合抗美是事實,但三國並非聯盟關係,不僅在朝鮮半島安全議題立場不同,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也有差異,只有在面對美國時才成為軸心。G7峰會中拜登與澤連斯基簽訂10年期雙邊安全協議,代表美國對烏克蘭作出的安全承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范世平教授表示,亞洲應無可能形成中、俄、朝甚至包括伊朗在內的亞洲華沙公約機制,緣以各國均有不同盤算。台灣與俄國及朝鮮之間仍維持相當程度的民間聯繫,俄國雖支持一中政策,但仍因中共在俄烏戰爭中未全力支持俄國而對中共有所不滿。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表示,G7高峰會公報內容顯示,北約與歐盟等民主國家已達成共識,準備對中共支持俄國實施關稅等經濟制裁及進一步技術管制,也可能中止軍事對話及其它交流。因應最新國際情勢發展,台灣應把握機遇提升防衛能力並增加盟國信任與協助及外交話語權,並增進數位經濟及科技安全與保護,訂定《敏感科技保護法》等法並與國際接軌。

台灣立委林俊憲表示,近年來地緣政治形成中、俄、朝新軸心,另方面美國以俄烏戰牽制俄國,也拖住中共。中共近年來軍事擴張及經濟脅迫反而提升台灣國際地位,台灣政府必須運用國際戰略契機,爭取國際支持,例如日前國際電腦展,國際重要科技首腦齊聚台灣。

台灣立委鍾佳濱說,台灣面對中共威脅,除透過經濟實力提升台灣地位,讓台灣更為安全外之外,也宜思考將經濟夥伴轉化成為支持者,尤其宜充分運用台商在印度及東協各國的投資資源。國際合作發展乃台灣優勢領域,如能透過主權基金作後盾,到各國投資,由國家補貼利率,應可更進一步提升台灣地位。

2024年6月20日,國策研究院早上舉行「G7峰會、歐洲情勢與中俄朝軸心」座談會。(宋碧龍/大紀元)

就「G7領導人峰會與當前歐洲局勢」專家分析

座談會下半場討論「G7領導人峰會與當前歐洲局勢」,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提到,G7公報首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盼能協助台灣在「世界衛生大會」參與努力中往前踏一步,G7成員更關注中共各項擴張,反對中共在南海使用海警和海上民兵,阻礙各國公海航行自由,重申中共在南海擴大海洋主張沒有法律依據,反對中共在南海進行軍事化和脅迫恐嚇活動。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雖然歐洲議會對各國內政規範有限,但是其五年一次的選舉仍是各國政情發展指標,相較上屆以關切人權議題為主軸,本屆選舉更關注國家安全及後疫情經濟提升議題。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束了,面對一個趨於右傾與逐漸分化的歐洲,歐盟的團結以及對烏克蘭的支持,將面臨不小的挑戰。法國6月底國會改選及德國明年國會大選,均係後續歐盟成員政治走向重要觀察指標。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說,各國均思考俄烏戰帶來的啟示,共軍的組織架構與軍備的系統有濃厚的俄式風格,當前俄軍在烏克蘭的表現不佳,自然也會敲響共軍的警鐘,2024年4月共軍再度進行組織調整,台灣宜注意其整合效果及對台威脅重點。

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表示,極右勢力的崛起可能會在歐洲議會內部引發更多關於支持烏克蘭的辯論和挑戰。然而歐盟主流政黨的主要觀點仍是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侵略。他認為,由於台灣的戰略重要性,特別是在科技和區域安全角色,可能會在極右勢力的影響獲得更多關注。歐盟對台灣的官方立場一直是支持台灣的民主治理,預計將保持穩定,甚至增強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支持力度。

台灣立委陳冠廷表示,歐洲議會選舉影響歐盟對俄烏戰爭立場及國際情勢發展,歐盟大規模經濟制裁俄羅斯史無前例,今後關注重點應是如何維持其強度與力道。日本因俄烏戰相當程度改變其國際安全政策,因而大力支持烏克蘭。烏克蘭2014年因克里米亞戰爭將其國防預算從1%提升到3%,俄烏戰後不得不提升至3%—3.5%。對於台海情勢,他說,習近平是否武力犯台完全看軍事實力,故台灣國防預算應從GDI(國內總收入)占比的3%提升到6%。

2024年6月20日,國策研究院早上舉行「G7峰會、歐洲情勢與中俄朝軸心」座談會。圖為國策研究院院長田弘茂。(宋碧龍/大紀元)

國策研究院董事長田弘茂提到,俄烏戰及以哈衝突等軍事行動牽動國際地緣政治發展。國家安全及台海穩定為台灣核心利益,另方面經濟持續發展才有國防,才有國家安全。中共將於7月中舉行三中全會,頗值關注。美國年底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牽涉甚廣,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故2024年對國際政治而言是不尋常的一年。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G7峰會次日焦點 對華關係將是首要議題
G7峰會三大議題抗共 專家:歐美團結很重要
G7峰會將採取更多措施遏止中共不公平競爭
歐洲盃:德國鎖定十六強 克羅地亞晉級形勢嚴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