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社区评论

【枫城评论】解析「拆」字   

文/ 辛素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7月24日訊】7月14日上週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的柵欄上被掛起了一個大大的、用紅色塗料寫成的「拆」字。2周前的中共建黨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也被掛出了同樣的字——拆。一個叫「麻雀行動」 (Sparrow Initiative)的組織聲稱對此事負責。
  
筆者google一下,維基百科這樣定義:「麻雀行動」是由中國大陸的一些在強迫拆遷過程中遭受不公待遇的公民在國外組織的一個維權集體,也叫做「麻雀護巢行動」。其關注的事件包括因上海世博會被強制拆遷的民眾。
  
這樣看來,麻雀行動把拆字掛在中國駐外使館門外,是一個「由拆而來,又回到拆上」的過程。這個拆字是當下關乎中國人生活最直接的一個話題。筆者認為拆字在中國有三個近親。
  
拆字的第一近親是「錢」。拆方是為了錢才拆,被拆方是因為得不到合理補償才反拆。
  
80年代因罪入獄的著名電影演員遲志強,他獲釋後唱過一首歌《鈔票》,當時廣為流傳,歌詞中最經典的一句是「錢呀,你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如今看來,這把刀已經被磨礪得更加鋒利了。
  
拆字的第二個近親是「權」。有人「反拆」就會引發「強拆」,施以 「強」字必須有權力做後盾,特別要有公權力做支撐。這種權錢交易,是滋生腐敗的溫床。
  
拆字的第三個近親是「冤」。強拆必定產生冤情,司法不獨立,行政參與強拆,必定導致被強拆者有冤無處伸。於是,「麻雀行動」這種民間「討說法」組織應運而生。中國的國情,還把他們「逼」到海外。於是,中國駐外使領館的柵欄上便有了「拆」字。
  
據筆者所知,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強拆直接影響到加拿大華裔。僅舉二例:
  
例一是,2010年7月加拿大公民黃梅丈夫在武漢的祖屋遭強拆。2011年3月9日晚,黃梅在去北京上訪期間,被武漢市駐京辦公室扣留,被遣返回武漢的等待時間中,她打越洋電話向身的多倫多的朋友求救。
  
例二是,58歲的劉麗新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家被強拆。2008年7月6日,法警、公安、防暴隊、城管等1,000多人,130多台車對他們不搬走的5戶10多人採取了抓捕行動,將他們的房屋用鏟車強行剷除,房屋中財產不知去向。劉麗新的丈夫朱迪群在上訪過程中死亡,2012年1月15日,她得到了丈夫死亡原因的一個口頭說法:複合猝死。2013年6月,劉麗新到多倫多探親時,終於有機會通過《大紀元時報》發聲,讓我們聽到她的故事。
  
強拆中有暴力,暴力導致被拆家庭有死有傷。這樣看,中國駐外使館前被掛「拆」字並不「冤」。
  
維基百科中還有這樣一段話,「麻雀行動將根據需要,陸續公布進一步的行動計劃。希望關注中國非法土地徵收、房屋拆遷的人士與我們聯繫,大家一起努力,來終結血淋淋的暴力拆遷,爭取一個所有中國人共同享有的公平合理、和平穩定、自由民主的生存環境。」
  
如上說述,「麻雀行動」真把強拆冤枉戶集合起來的話,這種力量可能會撼動中共在中國的統治根基,而不僅僅是拆遷補償是否合理的問題。

相關新聞
朱同:請珍惜「不擁護」的權利
覓真:為加拿大點讚!
【名家專欄】世界如何管控中共風險?
顏丹:中國「窮人三件套」漲價的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