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故事:芝加哥唐人街新圖書館

人氣 2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芝加哥報導)9月10日芝加哥市市長伊曼紐來到芝加哥中國城,為華埠新圖書館的設計揭幕,這是一個圓潤的土黃色建築,弧形玻璃牆外等距矗立著高低有序的木條,整座建築好似落入竹叢中的一顆晶瑩剔透的水珠。「這是我心目中芝加哥公立圖書館的典範,」伊曼紐說。「它將是中國城的門戶(gateway),」芝加哥公立圖書館政府公共關係主任Patrick Molloy說。「它將是中國城的社區中心,」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說。
  
而對於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oalition For A Better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CBCAC)主席陳增華來講,它更是芝加哥中國城民眾近五年來爭取的成果,多少次的陳情,多少次的選址,多少次的協商,終於成就了中國城未來的新「地標」,一個理想的地點,一件卓爾不群的建築,具中華之含蓄,兼現代派之簡潔。
  
「既超現代,又有獨特的中國味(ultra modern, uniquely Chinese)」陳增華如是說,這是他作為華埠圖書館建設審評委員會成員提出的建議,並成為當時評審所有競標設計的指導思想。

華埠民眾的共同心聲
  
爭取華埠新圖書館始於2008年,那時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推動登記選民運動。當時的青年義工史業敏回憶說,他們在華埠逐家上門登記了超過1,600名新選民,從中獲知「需要一個更大,更新的圖書館」是民眾最迫切的需求。史業敏現在是伊州移民難民權益聯盟(ICIRR)的組織主任,登記華埠選民是她最顯著的成就之一。
  
1996年就開始擔任華埠圖書館館長的陳思說,大約五年前,圖書館就明顯感到不足,「附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放學到圖書館都坐不下,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新圖書館是勢在必行。」她說,圖書館已成為孩子們做功課的主要場所,是居民週末的休閒去處,也是老年人閱讀之處,更是新移民尋求資訊的必經之地,「它的作用太大了,社區對它寄予很大的期望。」
  
一向比較沉默的華埠終於發聲了。2010年6月7日,超過400民眾把興氏小學(Haines School)大禮堂擠得滿滿的,大家當場向列席的5名民選官員(25區區長蘇禮仕Solis,州議員Hunter, Dunkin,Golar,Acevedo)提出:爭取一個新圖書館,一個康樂中心(field house),以及用於華埠建設的TIF資金。
  
蘇禮仕當時對雲集的媒體表示,非常驚訝於華埠這麼強大的動員能力。「我們(華人)都是美國公民,我們學一下用美國方式來表達自己,提出一點要求,」陳增華日後對記者說,他領導的CBCAC發起了2010年6月的社區大會,當時出席大會的有十多個機構(華諮處、華商會、中華會館、中美促進會、培德中心、興氏小學、聖德力小學,等)。

一波三折的選址
  
區長蘇禮仕在2010年6月的社區大會上承諾,一定會落實新圖書館,只要社區選好地址,他就會去爭取地皮和TIF資金。一切都快馬加鞭起來。
  
社區代表們於是馬不停蹄地在華埠一帶尋覓理想的圖書館地址,從25街夾Wentworth,到24小街夾Princeton, 到現在的Archer夾Wentworth,又是無數次的開會討論,考量交通、治安,政區等諸多因素。興氏小學還把各個地址發送給每一位家長,聽取他們的意見。
  
權衡利弊之後,市圖書館總館最中意現在的Archer夾Wentworth,也就是百佳超市停車場和鄰近空地。可是這塊地當時也被一名地產開發商看中,打算建設一座集商貿、餐飲、辦公、住宅為一體的六層綜合性大樓——聯豐廣場。
  
百佳超市停車場是一塊私人土地。按照芝加哥土地政策,開發商需要從市政府的規劃(zoning)委員會拿到可建六層高樓的許可證,才能建設。蘇禮仕既是中國城的區長,又是市政府土地規劃委員會主席,相當於一言九鼎。
  
為了拿到規劃許可證,開發商向區長承諾,一定會在這座六層大樓中留出第四層,作為未來新圖書館館址。並開始積極地在華人社區推銷聯豐廣場計劃,還在街對面的華埠停車場內搭建起銷售處,打出「一鋪在手,三代無憂」標語。
  
Patrick Molloy對記者說,圖書館總館並不滿意只占據大樓中的一層,「我們更希望是一個獨立的圖書館。」華人社區反對聲也很大,家長們認為,小孩子上下樓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圖書館底下是購物餐飲,太嘈雜。
  
CBCAC 於2011年10月給區長蘇禮仕寫了一封信,表示有條件接受在聯豐廣場四樓設圖書館的計劃。信中提出:希望開發商能及時建成大樓,圖書館能保證足夠面積、直通出口、充分的安全防火設備等。
  
轉眼到了2013年,開發商不見蹤影了,華埠停車場內的聯豐廣場銷售處也消失了。坊間傳聞,開發商的資金其實並沒有到位,聯豐廣場也化為泡影。
  
這就迎來了9月10日的華埠新圖書館模型揭幕式,一個獨立的兩層建築,它凝聚了華埠上千人的發聲、四百民眾的現身、近十個社區機構的努力、和一個希望以美國人方式表達訴求的先鋒。◇

相關新聞
伊州州務卿對亞裔答疑 外國人駕照受關注
芝華埠籌辦「百年慶典」 市長戴利任名譽主席
社區會議 為芝華埠爭取圖書館和康樂設施
促芝城華埠選區重劃 社區領袖和參議員齊商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