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開學恐懼症」 專家:傾聽子女需要

人氣 29

【大紀元2013年09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8月初,香港青年協會以自填問卷的方式,訪問了1,436名中小學學生,瞭解他們的開學壓力。結果顯示,受訪學生的開學壓力普遍偏高。以10分為最高壓力,超過35%的學生表示開學壓力達7至10分。面對新學年,學生最擔心的是考試壓力;其次是課程太深,怕跟不上進度;超過30%的學生擔心又要讀書,又要兼顧課外活動、興趣班和補習班。

新學期剛剛開始,大多數家長覺得開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興奮的時刻,新書包、新文具、新書、新環境、新朋友等等。但對很多孩子來說,開學意味著壓力和焦慮,甚至有的孩子會患上「開學恐懼症」。專家提醒家長,在開學時要多注意孩子的狀況,如果孩子表現焦慮、煩躁或憂鬱,需及時與孩子溝通並做相應的調整。

課外活動的意義變質

青年協會的調查顯示,有35.3%的中學生預計在開學後,會參加11項課外活動,35.6%的小學生將參加1至5項課外活動。青協督導主任余艷芳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家長及學校均愈來愈重視課外活動,原意是好的,然而父母為子女安排的活動擠得滿滿的,他們更期望子女增加獎項、豐富履歷,令活動意義變質。她建議應以子女的興趣、意願及能力為首要考慮,確保子女有足夠私人空間。

據星島日報報導,今年升讀大專的莊同學,過去一年除應付考試之外,還在校內兼任樂團團長,參與合唱團及校外多項義工服務。她說「功課常做到凌晨兩點,只能睡四個小時,曾經在上課和測驗時睡著。」因壓力過大,她的性格也變得暴躁。

另外,青協過去一年處理了4,600宗求助個案,以升學及讀書壓力為主。關心一線單位主任吳錦娟稱,曾有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哭訴求助,說為準備考試,常要溫習至凌晨,父母又強逼她假日上多個興趣班,令她倍感吃力,睡眠質素變差,臉上出現黑眼圈,被同學取笑是「熊貓」,考試時出現精神恍惚、腦中一片空白的情況。吳錦娟建議,家長多留意子女情緒,並按能力安排他們的活動。

心裏專家認為,當課外活動的意義變質,由愉快學習變成只追求成績,學生便難以真正享受當中的過程和樂趣,更會造成重大壓力。

學會傾聽瞭解子女需要

家長如何協助子女順利度過開學適應期,儘快融入新生活?據基督日報報導,青協余艷芳女士曾在電話熱線輔導中接過很多個案,她批評一些家長對待子女學業時,不是忽視子女需要,就是過度保護子女。余女士說,有些家長無視子女的需要,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孩子的學業及活動,令孩子們感到不被關心;而有些家長在情急之下又過分介入子女的生活,給子女在應對困難時增添壓力。

為此,青協呼籲家長當重視子女在學習上的需要,學會耐心聆聽子女講述他們的校園生活,不要過度介入,但又要讓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讓每個子女都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青協建議家長:

1、以行動表達關心和鼓勵,切忌嘮叨;
2 、營造輕鬆的家庭氣氛,留意子女的生活狀況,切忌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或過早否定子女的想法;
3、保持溝通,學會聆聽,切忌與其他孩子比較,讓孩子徒增壓力。
心理學家沃爾夫(David Wolfe)則建議家長,在開學前,主動詢問孩子,「有甚麼問題你現在特別擔憂嗎?」他指出,提前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恐懼,可以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多數美國人選錯存錢方式 如何做才能賺得多
阿根廷環球小姐地區賽 60歲凍齡佳麗奪冠
盲馬創三項世界紀錄 不負主人不離不棄
女子從未去過威爾士 一覺醒來帶威爾士口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