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囚犯鐵窗內辦報 感人故事傳到鐵窗之外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君編譯報導)當你走進《聖昆廷新聞》(San Quentin News) 的編輯部辦公室,乍一眼看不出它與其他編輯部有甚麼不同。編輯們圍坐在一起聊著報紙的話題,頭版的版面貼在牆上,家人的照片在電腦上向你微笑……

但你若仔細一看便能看出端倪,你會發現那裏的工作人員都穿著加州監獄囚犯的藍色制服。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聖昆廷新聞》是美國不多見的由犯人出版的報紙。它的座右銘是反映「聖昆廷的脈搏」。 監獄囚犯所寫的文章,講述的是位於舊金山外的這座加州重罪犯監獄內發生的故事。

監獄報紙鼓勵囚犯士氣

這份專為重罪犯和獄警創辦的社區報紙也登載這樣的消息,如獄警的退休、囚犯的釋放以及加州為減少監獄犯人數量與聯邦法庭鬥爭的最新進展。

還有定期專欄「老衛兵的觀點」(OG’s perspective) 。「老衛兵」OG (old guard) 是對黑幫 (original gangster) 的尊稱。報紙上還有填空猜謎題 (Sudoku puzzles)、書評以及監獄裡的體育運動述評等。

這份報紙上的文章大多顯示出積極向上鼓舞士氣的語氣,強調犯人的改過自新和教育計劃的重要意義。新聞標題多為:「犯人承諾為和平而努力」,或「刑事犯也有光明的未來」等。

工作人員說,他們的工作可誘發自我反省,講述別人的故事可以幫助他們探討自己的生活,找尋值得驕傲的源泉。

43歲的拉森‧托馬斯 (Rahsaan Thomas) 是已被定罪的殺手。他給母親寄去了一份十月份的報紙,那上面登著他在籃球比賽中的照片,且上了頭版。作為報紙的體育編輯,托馬斯說,「這是我第一次以運動員的身份出現在報紙上」。

許多犯人在進入聖昆廷監獄之前,其它報紙對他們的報導都是關於他們犯罪的情況。但《聖昆廷新聞》卻提醒他們,他們的生活在被關起來以後並沒有結束。

《聖昆廷新聞》主要在聖昆廷監獄內部份發,並郵寄給另外16所加州監獄的圖書館。但編輯們如61歲的總編阿努爾福‧加西亞 (Arnulfo Garcia) 所說,「我們有著宏大的計劃和夢想」。

他們在與加大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們共同努力,希望能增加十倍的發行量,達到至少12萬份,分發給加州所有的34座監獄。

一些基金會、個人捐助者及訂閱者正在出資幫助他們。但要實現他們宏大的計劃,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儘管進展緩慢但卻不是障礙。主編胡‧海恩斯 (Juan Haines)開玩笑地說,「我們有大量的時間」。海恩斯是因搶劫銀行被判了55年的刑期。加西亞是因盜竊和假釋逃跑被判了65年的刑期。

《聖昆廷新聞》的不尋常之處還有很多。

其所涵蓋的主題比較獨特。編輯們還力爭客觀反應現實。但由於監獄官員的監督和不定期審查,他們缺乏真正的編輯自由。

他們雖然有特定的犯人讀者群,但大約三分之一加州犯人的文化程度不超過小學六年級,這限制了他們的閱讀水平。

前《洛杉磯時報》記者與曾報導的罪犯相逢

一組來自灣區的前記者和編輯們花了不少時間來幫助他們。其中一名顧問,加大伯克利分校教授威廉‧德拉蒙德 (William Drummond) 發現了他與一個犯人之間令人驚訝的關係。

2011年夏天,當他走進監獄院子被介紹給瓦塔尼‧施蒂納 (Watani Stiner) 時, 施蒂納告訴他說,「 你多年前寫過一篇關於我的文章」。

40年前,德拉蒙德當過《洛杉磯時報》的記者。他寫過一篇關於在加大洛杉磯分校發生的致命槍擊案,施蒂納和他的兄弟因此被定了陰謀謀殺罪。而現在,施蒂納卻在執筆「老衛兵的觀點」專欄。

德拉蒙德說,當你寫一個犯罪案件,有人進了監獄,你說這就是故事的結尾。 但是,當你來聖昆廷工作後,你就會意識到這裡才是故事的開始。

監獄報紙曾經停辦

自1930年以來,監獄曾開辦也停辦過報紙。羅伯特‧艾爾斯(Robert Ayers) 是2006年成為監獄長的,據他說,監獄報紙自上世紀80年代初就停辦了。

當艾爾斯提出重振報業的時候,加州的監獄系統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違憲,犯人的醫療保健被聯邦政府接管。據他說,當時各種信息、誤傳和謠言都有。但他認定報紙可以提供一個與犯人溝通的渠道。在他的積極努力下,《聖昆廷新聞》於2008年6月重新開始發行。

在美國,只有極少數監獄出版此類報刊雜誌。除《聖昆廷新聞》之外,明尼蘇達州還發行《監獄鏡報」》(Prison Mirror)月刊,路易斯安那州發行《Angolite》雙月刊。

《聖昆廷新聞》編輯部配備有一部電話,但它只能連接到監獄辦公室。還配備有電腦,但無法上網。

編輯們採訪犯人時必須由獄警陪同,犯人也可以自己寫文章。需要拍照片時,也要在獄警或公共信息官的密切監管下進行。《聖昆廷新聞》的網站是由一個外部顧問維護的。

監獄內的新聞審查

每期的文章都由監獄管理人員審查通過。編輯們說,雖然官員們很少阻止甚麼,但還是發生過取消文章發表的事情。

當海恩斯為一本反映黑人在美國成長的回憶錄「我想要喊叫」寫書評時,監獄官員猛烈地阻止,擔心由此會加劇監獄內不同種族間的緊張狀態。海恩斯承認,「我們是處在一個屈從的地位」。

監獄長行政助理唐‧麥格勞 (Don McGraw) 說,作出這樣的決定是為了保障安全。

該報也確實發表過批評預算削減和監獄條件的文章。去年夏天發生的加州監獄犯人絕食抗議事件的報導曾登上了該報的頭版。

海恩斯說,「有兩件事情我們不抨擊:食品和包裝室。我們從包裝室能得到很多好東西,而我們要天天在食堂吃飯」。

囚犯編輯出獄後找到工作

在報社工作的犯人比別人多了些驕傲。他們既找到了打發鐵窗生涯的方式,也便於重新找回自己。

58歲的大衛‧馬甚 (David Marsh) 曾於三十多年前獲得過新聞學學位,但他從來沒有用過這個專長,直到他因販賣毒品進了聖昆廷監獄。在這裡,他參加了監獄報紙的編寫工作,並最終愛上了新聞專業。

他於2010年被聖昆廷監獄釋放,然後他開始在中央谷地找工作。雖然他的履歷不強,但當他向《瓦薩利亞山谷之聲 》(Valley Voice in Visalia)的編輯們展示了一些他在《聖昆廷新聞》寫的文章後,他就被錄用了。

(責任編輯:劉菲)

相關新聞
加州查獲75噸來自中國的非法煙花
作高智晟壁畫償夙願 逃美教師找到人生新起點
洛縣計劃將廢棄垃圾填埋場改建成新公園
為平衡加州預算 醫護最低工資上調或延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