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馬列 恢復中華 光復民國委員會成立

辛灝年:1985年開始的民間歷史反思運動結果 中國國民革命當興

人氣 268

【大紀元2014年10月13日訊】導言:「驅逐馬列,恢復中華,重建民國,保障民生」,再續國民革命的精神,是中華民國103年國慶之際在舊金山東灣舉行的「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和「民國研討會」與會者的心聲。

(大紀元記者龔薇薇加州舊金山灣區紐瓦克報導)10月10日(週五),「中國現代史研究所」在舊金山灣區的紐瓦克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改組為「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來自全球各地包括辛灝年、夏業良、封從德、孔捷生、潘晴等60多名民主人士前來參加發佈會暨民國研討會,共同討論如何驅逐馬列、重建民國,實現中國的民主共和等議題。

《黃花崗》雜誌副主編丁毅致開幕詞。(龔薇薇/大紀元)

驅逐馬列 恢復中華 再續國民革命

《黃花崗》雜誌副主編丁毅致開幕詞:「今天是中華民國103年國慶,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同時我們也知道中國大陸仍然在中共的魔掌之下,我們討論中華民國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根本的目的是為中國大陸尋求一個光明的前途,也就是:『驅逐馬列,恢復中華,重建民國,保障民生。』」

光復民國工作委員會成員孫雲在發布會上宣讀了《國民革命宣言》。宣言痛陳中共黑暗歷史和現實,認為「已經持續發展了三十年的中國大陸民間歷史反思運動,揭開了中華民國曾艱難走向共和的歷史真相;揭穿了中共在外敵指使下,出賣民族和顛覆民國的歷史罪行;揭露了中國復辟時代之實行極權專制統治的血淋淋事實;推動了國民深切懷念民國的廣闊社會思潮,終於將國民的覺醒推向了必須發動國民革命,以示承上啟下和繼往開來的擔負起推翻中共權統治和光復中華民國大陸之歷史責任。」

新聞發布會後,「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與《黃花崗》雜誌社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民國研討會」,就中華民國的歷史和現狀,如何再造民國、實現共和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10月10日與11日兩天,民國研討會在舊金山東灣舉行。圖為「中國現代史研究所」創辦人、《黃花崗》雜誌主編、知名學者辛灝年在研討會上演講。(龔薇薇/大紀元)

辛灝年:中國國民革命當興

「中國現代史研究所」創辦人、《黃花崗》雜誌主編、知名學者辛灝年在研討會上做了長篇學術演講,辛灝年說:「從1985年開始的中國大陸民間的歷史反思運動, 也就是對中國現代歷史的反思,抗戰搞清楚了,北伐搞清楚了,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誰是誰非、誰對誰錯也搞清楚了。」

他說,「搞清楚的結果是什麼呢?那就是中國國民革命當興。當我們面對比晚清王朝還要腐敗專制一萬倍的中共專制統治,我們認識了中華民國的進步和她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難道我們還沒有勇氣提出中國的國民革命,推翻專制統治,再造共和?」

中共無官不貪 已走到盡頭

光復民國工作委員會認為,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先進性和優越性,決定了光復民國是中國大陸民主轉型的最佳道路。光復民國工作委員會的成員莫逢俊介紹,此組織是由大陸人士發起和組織,由海外華僑資助,與任何政府都沒有關係。

莫逢俊說:「根據目前海內外的形勢,我們認為中共已經走到它的盡頭了,沒有出路了,大陸已經開始很多自發的認同中華民國的事情。我們需要把大陸群體抗爭的事件有一個統一的理念,應該將民國法治的概念介紹給中國的大眾。」

他認為,目前中共的腐敗,中共自己已經治理不了了,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還有環境的污染和食品的不安全,這些是可以毀滅中華民族的。將來再發展下去,大陸有點辦法的人都出國了,剩下的是貪官和窮人,兩個極端對立的階級,整個社會就會動亂,武力升級。相比之下,民國時期只要沒有戰爭的出現,老百姓還是可以安居樂業的。

突破觀念誤區 愛國不是愛黨

參加研討會的人士分別來自全球各個國家,抱著相同的理念,希望推動中國大陸的民主進程。與會者丁泓富專程從賓夕法尼亞州趕來參加研討會,他對於在中國實現民主制度充滿信心,他說:「翻看歷史,很多殘暴的事情,很多不合人道的事情,很多不好的事情,如果他沒有終結的一天,它將永遠延續下去,這不可能的。這個世界就沒有意義了。」

丁泓富表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歪曲的歷史,讓我們誤以為是中華人民選擇了中共,不過現在大陸的人們都已經知道了事實的真相,中共不可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會議當天也有很多灣區本地的民眾聽到消息趕來,表達自己的聲音,以及對在大陸推動民主事業的支持。灣區居民王先生說:「很多人觀念上糊塗,以為愛國就是愛中國、愛黨,其實一個國家和它的政黨和它的統治者、和它的人民根本就是不同的概念,讓人們清楚這一點,愛國不一定非得愛黨,中共不等於中國。」

根據「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資料介紹,該委員會是智庫性質的研究和教育機構,並非政黨,不實行會員制。委員會將致力於為中國大陸的仁人志士提供綱領和策略方面的協助,起到顧問的作用。其工作人員都具有中華民國的理念,願意為光復民國而努力並做出具體工作。

責任編輯:于晴碧

相關新聞
【楊寧】 從「六四」後一位老教授走上街頭說起
賀美國紐約出版的《黃花崗》雜誌創刊號
孫中山與共產黨(上) 1
孫中山與共產黨(上) 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