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香港抗議若被鎮壓將影響香港地位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編譯報導)香港特首梁振英在香港激化矛盾,導致當地股市暴跌、香港的很多商店關閉。經濟學家表示,如果投資商們認為香港會發生頻繁的抗議或香港抗議被暴力鎮壓,將削弱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對國際大公司的吸引力。抗議者們認為,沒有一個公平的選舉制度,香港將無法獲得長期的穩定。

《華盛頓郵報》10月2日報導,成千上萬的抗議人士已經在香港的購物和商務區駐紮了近一週的時間。在這一週的抗議集會中,由於學生和市民的訴求得不到香港政府當局的回應,香港的很多學校和商店被迫關門。香港這次的抗議得到了香港民眾的很大的同情和支持,他們給抗議人士送去了很多飲用水、雨傘和食品。在星期三(10月1日)和星期四(10月2日)香港的兩個公共假日中,更多的香港居民走上街頭表示對年輕的抗議群眾的支持。抗議民眾為急救車輛打通了車道,並且打掃和分類了需要進行回收的垃圾,還主動避免粗暴行為。

香港股市的風向標,恆生指數9月份達到六個月來的最高點之後已經重挫逾9%。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由於連日來的時局得不到緩解,交通受阻等原因造成香港各銀行已關閉了44家分行。

報導說,當中共人大宣佈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的候選人必須經過親北京的委員會認可之後,香港民眾出於對香港漸漸失去中英聯合宣言中所承諾的高度自主權的擔心,以及香港普通民眾與香港富有精英在收入方面的差距的沮喪,引髮香港的「雨傘革命」。

高樓林立的香港是一個繁榮的貿易港口和服務供應商集中地,但是這種繁榮來自於中共承諾至少可以持續至2047年的獨立的、西式的司法系統和公民自由。香港的監管和法律制度的良好聲譽,也幫助中國企業通過香港股市從海外籌集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三角洲經濟副總裁納甚(Tony Nash)認為,如果北京對香港抗議的回應損害了作為國際中心的香港的法治、透明度和自由,香港的商業也將受到影響。

他說:「是(香港的法制、透明性和自由)使香港商業環境非常優越。」

香港和平佔中組織的發起人之一陳健民說:「我希望香港民眾能夠懂得,有時候我們需要短期的不合作,來促使港府解決香港社會中的一些非常嚴重的、深層次的問題。」他認為沒有一個公平的選舉制度,香港將無法獲得長期的穩定。

惠譽亞太地區主權評級業務主任Andrew Colquhou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香港的)問題在於,能否解決其政治問題,使香港企業可以擁有一個獲得廣泛支持的、可以實施經濟政策和結構政策的政府。」

有傳言說中共的軍隊或安全部隊將介入香港的抗議之中,香港風險資訊顧問公司史蒂夫維克斯(Steve Vickers & Associates)的史蒂夫•維克認為,這將是最壞的情況,但是可能性不大。他說:「如果中共軍隊真的來了,將對香港的自主、香港(國際中心的)聲譽以及香港的商業將構成一個嚴重的威脅。」

在信息技術業工作的、36歲的Pierre Wong認為,這次抗議可能會對香港的經濟有些影響,但是不會太大。他認為從外人的角度看這個抗議可能有些奇怪,但是「我們為了香港的民主抗爭了很久,現在是變革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香港加油!」台灣從北到南同步聲援香港
支持香港爭普選 大陸多名活動人士被拘
奧巴馬稱美國關注香港 中共需和平對民衆
香港佔中  登時代雜誌封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