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對話前衝突不斷 香港局勢到關鍵時刻

人氣 2

【大紀元2014年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儘管香港政府和學生領袖預訂在週二會面,但是街頭衝突仍然不斷發生。週日早上在人口密集的旺角街區,警方跟數百名民主抗議人士衝突。這是在示威者重奪街區之後連續第二天發生暴力事件。佔中領袖撰文說,警察被用來處理政治問題。目前的對峙應該通過政治方式解決。

抗議者的「游擊戰」

《紐約時報》10月18日報導說,逾100名警察跟更多人數的示威者在彌敦道對峙。許多警察帶著盾牌,電棍和頭盔。

警察在午夜之後將路障範圍壓縮。警方說至少三人受傷。

衝突爆發發生在示威者週五早上被警方突襲清場之後。週五晚上和週六早上局勢逆轉,數千名示威者人數超過警察,雙方發生衝突,警方撤退。

在此之前,週六香港政府宣佈它將跟學生在週二舉行對話。

香港警務處處長曾偉雄譴責「極端」抗議者衝擊警察防線,說他們在旺角聚集違法。

佔中組織者曾說他們以馬丁•路德金的公民不服從運動為榜樣,準備好被捕。

但是在旺角,隨著抗議進入第四周,一群示威者說,他們的戰術已經改變。

吳馬斯,袁多米和楊肯尼三名學生站在彌敦道和亞皆老街路口的路障附近。「為了革命成功,很重要的事情是不受傷和不被捕。」楊肯尼說,他說他們的打算是如果警方開始逮捕示威者,他們就跑。他形容他們的抗議是「游擊戰」運動。

他說,「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回到街頭。」

香港人民已等待民主十年 不可再忍受

《洛杉磯時報》10月18日報導說,在香港警方和民主示威者之間在週六爆發暴力衝突之後,政府官員和抗議領袖都警告,局勢在走向一個轉折點。

示威者仍然在金鐘區政府總部外面安營紮寨,並且重新佔據旺角街道。

週六下午緊張似乎緩解一點。在金鐘區,警力人數減少到最小,越來越多的帳篷撐起,顯示出要在這裡安營紮寨的感覺。一些帳篷甚至編上臨時地址如「雨傘廣場帳篷30號」或「戰鬥小屋1號」。

在旺角,有數千名示威者聚集,大約70名警察在執勤,一些人手持電棍。示威者嘲笑反抗議人士,呼喊敦促他們「回大陸去」,暗示反抗議人士在幫北京做事。

「我們需要佔領這裡,以在未來跟政府的談判中有更大的議價能力。」旺角示威者黃寶拉說,「越多人在這裡,我們越安全。」

政府代表和香港學聯領袖按計劃將在週二會面進行第一輪對話。談話涵蓋的內容還不清楚。

抗議者強烈要求特首梁振英辭職並收回人大常委有關特首選舉的決定。但是梁振英拒絕這兩個要求。

「香港人民已經等待民主十年了,但是情況越來越糟糕。」22歲的林同學週六在旺角說,「現在北京希望我們接受假普選,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再忍受。」

警察被用來處理政治問題

《洛杉磯時報》報導說,佔中運動創始人之一,社會學教授陳健民在《明報》撰文說,抗議者並不想破壞法治。問題是警察被用來處理一個政治問題。

他說,「這是政府回應的問題,應該通過政治方式解決。」

非暴力抗議是一個方式向社會表明,為甚麼民主和普選對香港的長期治理至關重要。

但是他警告他的同胞,事情在逐漸失控。「讓我們想想,我們是否在落入那些希望利用公眾不滿來鎮壓運動的人的圈套?在強有力的進攻面前,我們應該失控和暴力應對嗎?」

英國Wolverhampton大學教授Carol Jones說,警方使用催淚彈和未能保護和平抗議者免於黑社會暴力攻擊「可能損害了公眾對警察的信心」。

Jones說,「我自己的觀點是,可能警察隊伍裡有很多人不願意參與武力對付抗議者。我懷疑許多人跟佔中人士共享情感和希望,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這樣說將導致被指責『不愛國』或『顛覆』(中共)。」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獨家】香港中資銀行高層曝梁振英收錢
時代:港新闻官稱要同情的警察被揭是演員
外媒:港警突襲旺角營地 抗議者試圖奪回
美媒:香港爭取民主戰場轉移到立法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