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導魏德聖:好電影傳遞正能量

人氣 9

【大紀元2014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臺灣知名導演魏德聖10月18日參加大洛杉磯臺灣會館一年一度募款晚會。他表示:一個人活著的時間有限,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自己所想要做的。他原來並沒有想當導演,在成為導演後才發覺,當導演並不是人生的目的,他真正想做的是講一個故事,當導演只是他講故事的工具,求做事而非求位置。

思考在臺灣土地上曾創造的價值

晚會當天上午11點舉辦了魏德聖監製的入圍6項金馬獎的電影「Kano」放映會。這部影片描述在1929年的臺灣嘉義,「嘉農棒球隊」如何一路過關斬將打入日本「甲子園」創造奇蹟,但幾乎被人遺忘近80年的歷史故事。該隊為紅葉棒球隊前身。

影片獲得滿場觀眾的熱烈讚賞。對於此片,熱愛臺灣這塊土地的魏德聖表示,臺灣有原住民、漢族等民族,又歷經外來的荷蘭入侵及日據時代,臺灣應該能由不同種族一起合作創造一個最大的奇蹟,臺灣應秉承這個精神。但臺灣用了太多時間思考血源問題,而太少時間思及地緣和在這塊土地上大家所創下的價值,這是很不好的現象。他的下一部影片定為「臺灣三部曲」,三部片敘述400年前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帶大家回到臺灣的嬰兒期,重新認識臺灣。

用昔時語言發聲有助歷史反省

魏德聖2008年因執導電影「海角七號」票房獲得佳績,廣受好評,自此聲名大噪。在「海角七號」獲得巨大成功後,2012年魏德聖再次傾盡才華並不惜借債拍片,耗資7億新臺幣(約相當2千3百萬美元)拍攝了「賽德克‧巴萊」這部以「霧社事件」臺灣原住民抗暴日本為藍圖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曾入圍奧斯卡。這幾部為人稱道的影片都是以當時的語言發聲。

魏導表示,「Kano」這部影片有很好的故事,值得拍攝,但以後可能不會再拍類似棒球題材,一來自己不是那麼有熱情的棒球迷,再來擔任監製非他專長,「武將就不要作文人的事」。對於語言的選用,魏德聖表示,一部電影在創造一個環境,角色要在裡面活起來,語言要適合於這個環境,不能刻意的要觀眾聽得懂。文明的現代人想要了解歷史,需回到當時的歷史、認同歷史,認同歷史給予我們的存在感,而語言是環境的還原。

盼協助弱勢看電影

魏導表示,「Kano」已上映,未來還會再次在臺灣和日本上映,但他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能協助清寒家庭及從來沒看過電影的弱勢者,對他們的生命想必有很大意義。因此他和FlyingB網站合作募款,希望有更多人響應。

魏德聖表示,拍電影一定要用心,一部好電影可以激勵人心,好的電影能將故事講好。「Kano」所表達的價值觀是正面的,對一般大眾傳遞正面價值,不是徒有技巧手法,能體現正面或反省的能量。

魏德聖監製的「Kano」,在今年第51屆金馬獎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馬志翔),「最佳男主角」(永瀨正敏/Masatoshi Nagase),「最佳新演員」(曹佑寧),「最佳造型設計」(鄧莉棋、杜美玲、林欣宜),「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小鳥先生)等獎項。

募款晚會特別採魏德聖訪談形式取代以往的演講,彰顯他「提升臺灣本土文化、道德意識」的特別貢獻。臺灣會館合唱團、舞蹈班、三太子、臺美小姐也在晚會上做了精采演出。◇

責任編輯:李滌非

相關新聞
魏德聖:服貿問題要講清楚
導演魏德聖九把刀挺學運  謝謝學生堅持
魏德聖挺學運  砲轟當權者「沒智慧」
嘉大《KANO》魏德聖導演旋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