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恆:法輪功的奇效

人氣 58

【大紀元2014年10月31日訊】「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時下中國普通人看病難不在話下,假藥假器械、紅包濫收費、醫護人員過勞死、醫患關係緊張更造成了醫療界的種種窘境。老百姓苦於看病貴、看病難、看病怕,從近年衛生部調查數據也顯示出:中國約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醫,29.6%的居民應住院而不住院。社會調查表示,國民關注的焦點問題中,首位是醫療改革,其次是食品安全,第三位才是反貪腐。

匆匆忙忙的時代洪流中,忍耐病痛、渴望健康、夢想正常醫療制度的人們卻被蒙在鼓裡,有多少人知道?在中國從1999年7月開始遭中共嚴酷打壓15年的法輪功,祛病健身有奇效。非法取締法輪功,實際上使本該領先受益的中國人失去了一次獲得身心健康的得天獨厚的絕佳機會。

法輪功1992年由李洪志先生從長春傳出,免費教功,學煉者僅通過自發煉習柔和緩慢的五套動作和打坐、並以「真、善、忍」原則歸正自己的言行就達到了奇蹟般的效果,很多人陳年痼疾甚至絕症都不翼而飛。短短7年,人傳人心傳心,各社會階層修煉法輪功人士迅速增至近一億。1998年國家體委先後組織一批專家學者,對長春、北京、廣州、大連和武漢等地數萬名法輪功學員進行了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經過煉功後疾病痊癒和基本康復者占77.5%,好轉者為20.4%,祛病健身總有效率為97.9%,平均每人每年節約醫藥費1,700餘元。

截止1999年以前,法輪功的祛病奇效在中國得到眾多褒獎,以及《人民公安報》在內的眾多媒體報導。《明慧網》上每天都有海內外因受益於法輪功而祛病健身奇效事例報導。如:河北邯鄲家庭婦女謝秀芬在癱瘓16年以後恢復了行走能力;廣州市荔灣區何靄兒風濕性心臟病痊癒;河北省淶水縣中學生曲建國患骨癌,通過煉功癌細胞消失,生命獲救;歌唱家關貴敏肝硬化痊癒,重返舞台;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師汪致遠曾患「漸凍人」疑難症,學煉法輪功之後徹底擺脫了全部症狀,健步如飛…

人們學煉法輪功後,精神心理狀況也得到極大改善。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胡玉蕙於明慧網2002年12月28日發表調查報告:法輪功對於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顯著的效果。81%的戒煙率、77%的戒酒率、85%的戒賭率,還有85%完全戒除吃檳榔的習慣。這些數據證實了修煉法輪功對於社會風氣的確有正面且顯著的效益。

加拿大法輪功學員澤農說,「我知道法輪功好是因為我自己已經修煉法輪功三年半了。因為煉法輪功,得以使我去掉了酗酒,抽煙,吸毒以及許多其它使我的身心受污染的惡習。就在我即將找到法輪功之前,我已準備離開我的家人,朋友,離開這個社會,因為我覺得很絕望。我決定到深山裡去居住。然而在那之後不久,我就開始修煉法輪功了。我去掉了自己以前所有的癮好,我過去骯髒,敗壞的心靈也開始充滿了『真、善、忍』。」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初曾公佈,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種疾病中,憂鬱症高居第二(第一位是癌症、第三位是愛滋病)。根據專家統計,目前全世界精神憂鬱症患者有3.4億,中國已達到9,000萬。據醫療資料介紹,憂鬱症是最摧殘和消耗人類的疾病之一,「食慾睡眠紊亂」、「喪失興趣」、「持續的心境低落」,嚴重到極點會導致自殺。

修煉法輪功之後的英國青年克里斯托弗認為,他現在的生活積極,快樂,又充滿意義和光明。他說:「我願意煉功,我想去城裡,想去參加活動,這些都讓我感覺真的很棒,感覺充滿正面的能量,我已經不同了。」全世界各地,像他這樣通過修煉法輪功而神奇康復的重度憂鬱症患者的例子不勝枚舉。

從上述法輪功修煉祛病健身效果的特點可以看出,法輪功學員對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負責,用「真、善、忍」指導日常生活,正確看待人生中的得失,減少了焦慮,戒掉了不良嗜好,從而獲得良好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修煉法輪功不花一分錢,沒有任何副作用,不必給家人和社會帶來任何負擔,如此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受益不可不稱為有奇效。

中國的領導階層有著諸如警衛、司機、勤務、廚師、保姆、專車、特供食品、特供保健品、專家組及特醫特護組的特權,但也不能保證一點不生病,遑論普通工薪階層,失業工人,低保戶等,在現在看病難兼有毒食品,陰霾空氣的環境下,每個中國人都格外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目前法輪功的美好已傳遍世界,各個國家都有無數幸運的人體驗到法輪功祛病健身的神奇效果。

然而在中國大陸法輪功仍受到中共的殘酷迫害。15年來謊言宣傳與暴力打壓下,老百姓不理解法輪功,認為與自己無關,其實也被迫失去了身心受益的機會,在這個意義上同樣也是中共打壓法輪功的受害者。法輪功學員不畏強權,講真相破謊言,告訴人們真實的法輪功,是為了堅持把美好祥和帶給社會,中國人民本應和世界各國人民一樣擁有選擇身心健康的自由與權利。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這就是三尺頭上有神靈
北京人:被醫院判死刑的人重獲新生
「全年無藥費」的八旬老幹部的修煉故事
大腿被鋸開大口子 醫生驚異走入修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