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平均成本投資法則

人氣 14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傑多倫多綜合報導)股市瞬息萬變,隨著市場情緒波動,起伏漲跌難預料。如何在這波動起伏的市場中找到黃金投資法則,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呢?《金融郵報》介紹向投資者介紹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平均成本投資法則,最適合工作忙碌的大眾投資者。

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 strategy)即所謂的定額定投,是指長期堅持不懈地以較小的金額定期投資。這種方法可避免在錯誤的時機投入過多資金,可以起到平攤投資成本的作用。

股市瞬息萬變 漲落難測

投資者都知道低買高賣的道理,但實際操作中很難把握買賣時機。不少投資者經常高價買進後又不得不低價出售,或者後悔沒有及時買進或及時拋售,或錯失良機,或遭受損失。

對於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初的股市崩盤,有投資者會說:「我為甚麼那麼傻,在2007年底或2008年上半年沒有拋售股票!」。有人或者會捶胸頓足;「我為甚麼會在那個巔峰時買進,谷底深不可測,跌得我難受啊!」

2009年3月股市觸底時,很難有人預測股市會出現長達5年的牛市。從那時到2014年1月,標準普爾500綜合指數從666點漲至1,850點,漲幅177%;道瓊斯指數從6,626點漲至16,530點,漲149%;納斯達克指數從1,294點漲至4,243點,漲227%。

對於上述持續增長的牛市,許多投資者會後悔地說:「我要是在2009年3月買進就好了!」,或者說:「我要是在2011年8月股市修正時穩住不賣該多好呀!」。

《今日美國》日報最近一篇報導中說,股市現在正進入一個長長的大牛市,報導暗示投資者應該抓住機會買進。不過,作為投資者,你相信嗎?

你也許會問自己:「股市過去5年持續增長,那不是已經爬到山頂了嗎?如果不是珠穆朗瑪峰山頂,也至少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山的頂!」

前華爾街頂級分析師、Business Insider主編Henry Blodget認為,如果大眾媒體鼓吹股市牛氣沖天的最佳買進時機,股市一般來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股市現在正處於一個巔峰,向下修正壓力大。

「甚麼時候會開始修正?或向下修正多少?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 Blodget說:「我不是教你預測股市。我是讓你思考應對股市下滑的最佳投資策略!」

平均成本投資法則

Blodget指,由於股市波動起伏不定,價格走勢難料。大眾投資者最好採取平均成本法,可以自動做到「價格便宜時多買,價格昂貴時少買。」 這種策略可以從任何時候開始。購買時,投資者不必擔心股市是否已在峰頂。

舉例來說,如果購買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假設從金融危機之前股市巔峰時的2007年10月開始,每個月用50元購買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 – 無論股市在頂峰期、增長、還是下滑都按計劃每月購買,並長期堅持。

從2007年10月到2014年1月總計76個月,投資成本(本金)為$3800,增值$1831.87,投資總回報率為48%,年回報率為7.6%。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從1,565點漲至1,848點,增長18%,年增長率僅2.6%。

2007年10月至2014年1月,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回報率僅為2.6%的主要原因是中間經歷金融危機,股市大幅下跌50%。

而在同期,每月投資50元的平均成本投資策略的年回報率(7.6%)接近股市的長期年平均增長率(7-9%)。其中的奧秘是:定期定量購買讓投資者自動做到「價格低多買,價格高少買」。

平均成本投資法在股市大幅下滑時有很好的減少投資損失的能力。但是,如果股市持續增長,該法則將落後股市增長。

從2009年3月到2014年1月份,標準普爾500持續增長,年增長率超過21%。如果使用上述每月投資50元的平均成本法,投資的年回報率為7.7%,大大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增長率。

不過,Blodget指,標準普爾500指數從2009年3月觸底以來的年回報率21.8%是基於在低谷買進頂峰賣出的完美市場時機選擇。對大多數投資來說,市場時機的選擇十分困難,最好的投資法則是長期耐心地堅持平均成本投資策略。◇

(責任編輯:文鳳)

相關新聞
專家投資建議 幫你賺一把
加拿大帶骨牛 台年後有條件開放
IT股票昂貴 短期下滑風險高
沃爾瑪擴張 加國食品日雜零售競爭白熱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