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科院發表二代環保金爐 廟宇踴躍響應

人氣: 90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環保局與中山科學研究院攜手合作,運用高科技飛彈燃燒原理和技術,研發出可發電、燃燒更完全的第二代旋風噴射式環保金爐,21日在平鎮市三崇宮公開發表,環保局也規劃補助寺廟購置環保金爐,降低焚燒紙錢造成的空氣污染。

環保局與中研院攜手合作,研發出可發電、燃燒更完全的第二代旋風噴射式環保金爐(徐乃義/大紀元)

桃園環保局指出,台灣祭祀使用的金紙品質參差不齊,燃燒時會排放出含有粒狀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酸性氣體及多環芳香烴的污染物質,對焚燒祭拜及鄰近地區民眾,都會造成感官及身體不適影響。對長期在廟方工作或禮佛人員長期累積的衝擊將更為顯著。

環保局近年來不斷推廣環保祭祀方式:包括一爐一炷香、紙錢減量集中燒、「以米代金,以功代金」等行之有年,也明顯改善部份廟宇周遭空氣污染問題,提升鄰近地區生活品質。

環保局副局長胡春玉表示,根據研究,台灣一年焚燒之金、銀紙錢高達28萬噸,紙錢在無良好的通風及溫度條件下,會有不完全燃燒之現象,產生高達約3萬8千餘噸之一氧化碳、懸浮微粒、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容易引發人體包括皮膚、呼吸道、神經系統各方面之疾病。

改良研發出第二代旋風噴射科技環保金爐,除了每小時金紙燃燒量比第一代提高2.5倍外,針對燃燒金紙產生之空氣污染物進行嚴謹的科學監測,確認符合空氣污染防制相關法規標準,讓金紙焚燒所造成的空氣污染降至最低。

中科院還透過熱電模組,將金爐燃燒後產生廢熱轉換產生電力,再將電力輸送至現場小型LED儀表板展現「能源循環再利用」效益,產生電力更可透過儲電技術儲存,穩定供應寺廟中光明燈或其他等用電需求較低照明設備使用,落實能源再生永續利用,更兼具有環境教育功能。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