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北大演講強調言論自由

【大紀元2014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岳青綜合報導)正在訪華的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星期六(3月22日)上午到北京大學訪問併發表講演。米歇爾.奧巴馬在講演中說,言論和資訊自由是普世權利,它們使國家更強大。雖說此行不涉敏感議題,「夫人外交」著重交流教育文化,但米歇爾到訪第二日就不點名批評中共。

米歇爾北大演講

據港媒《蘋果日報》報道,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 (Michelle Obama)3月22日在北京大學演講時,公開為言論和訊息自由發聲,指那是普世權利,一個國家只有傾聽國民意見和聲音才會變得更強大。有分析指,米歇爾未來行程或還會有同類表現,因她非家庭主婦,而是主張公平正義的律師。

米歇爾訪華第二天,按行程昨天上午到北大史丹福中心演講,逾百師生到場聆聽。米歇爾一反連日的「師奶」形象,用富哲理和政治色彩語句,展示她作為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美國律師的風範。

米歇爾:國家聽民意才強大

米歇爾談及互聯網及訊息自由。她指互聯網打開了世界,訊息自由傳播讓人們接觸到以前難以想像的思想和創新,讓人們發現真理,瞭解社群、國家和世界正發生甚麼,「這就是為甚麼訊息和思想自由傳播如此重要」;她說:「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當所有公民的聲音和觀點都得到傾聽之時,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和繁榮。」

米歇爾表示,言論自由「重要無可取代」。她指,人們可通過訊息和自由的言論,對新的價值觀和思想提出疑問、進行辯論,自己判斷誰好誰壞。她指,自由表達、信息公開「是地球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普世權利,它使國家更強大」。

成都最後一餐西藏餐館 「大有文章」

美第一夫人將最後一餐安排在藏式餐廳,被外界猜測是「大有文章」。

在米歇爾訪華的行程中,只有兩餐列入行程計劃之內,一是與彭麗媛在北京共進晚餐,另外就是在西藏餐館的午飯。

據港媒《東方日報》3月21日表示,這頓藏式午餐「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味」,美第一夫人從中釋放出美國關心西藏問題的政治信號,與早前奧巴馬在白宮會見達賴,形成呼應。

米歇爾敏感時期訪華 不點名批評中國

此次米歇爾訪華,中共兩會在江澤民集團的恐怖攻擊威脅下剛剛結束。中共兩會前,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案如何定性被聚焦,揹負反人類罪擔心被清算的中共江澤民集團一手策劃了香港明報砍人事件及昆明血案,讓整個社會處於恐慌之中。震驚中外的昆明血案成為習江斗全面升級的標誌事件。中國經濟危機已到危險邊緣,民怨沖天,江澤民集團擬發動另類政變,中共政權面臨空前危機。

雖然白宮指米歇爾這次訪華將專注於兩國年輕人的「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被稱為輕鬆的人文交流之旅。但從米歇爾訪華的行程中,安排西藏餐館就餐,到北大演講「國家聽民意才強大」,無不透漏政治意味。

米歇爾並無直接點名批評中國,但西方通訊社在報導時,無不提及中國目前惡劣的言論環境。美聯社指,中共至今封鎖諸多外國新聞網站、facebook、 Twitter和YouTube等網站,還封殺異見人士的博客或微博。路透社指,儘管出發前白宮宣稱,第一夫人此行不會涉及敏感話題,但米歇爾在北京的第二天就不點名批評中共。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組圖:美第一夫人抵京 長袖幾何洋裝亮眼
美第一夫人訪華遇曹順利頭七 民促當局交代真相
奧巴馬妻子中國就餐發出強烈「政治信號」
《新華社》故意不告訴你 米歇爾訪華的關鍵安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