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著《百年孤獨》對中國作家影響深遠

人氣 49

【大紀元2014年04月19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哥倫比亞作家、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於4月17號去世,享年87歲。他的作品《百年孤獨》等對中國文壇影響深遠。

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4月17號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引發全球關注。英國《衛報》、路透社、《紐約時報》等全球各大媒體和中國大陸各大網站都報道了這一消息。

深圳《晶報》星期五報道,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巨著《百年孤獨》對中國作家影響深遠,巨著開頭說:「多年以後,站在行刑隊面前的時候,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想必會記起父親領他去看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個開卷句式,曾出現在眾多中國作家筆下,其中包括莫言的《紅高粱》和陳忠實的《白鹿原》中。

現在廣東的作家野渡對此評論說:

「馬爾克斯的作品我是80年代閱讀的,當時中國剛打開大門,正好他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又是第三世界的知名作家,所以很快就翻譯了他的《百年孤獨》。可以說,80年代,中國剛剛結束文革,開眼看世界的時候,馬爾克斯就進來了。所以當時冒出來的一批作家,很多都受到了他的影響。」

現在美國的作家鄭義表示,馬爾克斯的寫作風格的確影響了一代中國作家。不過,鄭義認為,魔幻現實主義的元素早就存在於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作家並不是從馬爾克斯的作品進入中國後,才開始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方式。

「中國傳統的聊齋、封神演義,早就有這種方式,用魔幻的方式,用變形的神奇圖畫表達現實。我認為並不是從馬爾克斯開始的。」

鄭義認為,在「魔幻」和「現實」兩者中,中國作家現在寫「魔幻」易,寫「現實」難。

「如果中國作家非常貼近現實,真實描寫現實,會有壓力,會有牢獄之災。中國現實過於嚴酷。我多年前就說過,其實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一點也不神奇。因為如果把中國的現實情況如實寫出來,這會超越西方作家、拉美作家最大膽的想像,中國的現實情況就是最魔幻的。」

網絡資料顯示,馬爾克斯1927年3月6號出生於哥倫比亞,1961年移居墨西哥繼續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馬爾克斯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百年孤獨》、《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等。行銷全球的《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所有作品中最廣為流傳的一部。

《中國青年報》的相關報道說,上世紀80年代,尤其是馬爾克斯於1982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之後,中國多家出版社未得到他的授權就擅自出版了他的很多作品。1990年,馬爾克斯曾到中國北京和上海訪問,在書店隨處可見他的盜版書,於是發狠話稱「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

不過,2011年中國出版界終於得到馬爾克斯的正式授權,《百年孤獨》得以在中國正式出版。

(責任編輯:辛民)

相關新聞
歷史今日:老舍投湖 中共凌辱中華精神貴族
高行健:人權自由要靠自己爭取
高行健:平反六四越快越好
【周曉輝】:諾獎頒中國籍作家  瑞典文學院不再「反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