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消費者信心下跌 或將打擊房市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麗婭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西太平洋銀行和墨爾本研究所最新的消費者信心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讀數連續4個月下降,跌至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平均指數100以下。最新指數99.5表明目前持樂觀態度與悲觀態度者幾乎均等,但相較於去年9月時的110.6的高位降低了10多點。

據澳洲房產觀察網報導,該指數每月都有較大的變動,因此其趨勢通常比每月的讀數更為重要。該指數在過去6個月裡有5次均為走低,這表明消費者的信心正在逐步下滑。

消費者信心和房地產市場狀況高度相關。如果消費者對他們的家庭財務狀況缺乏信心,他們就不會做出如購買房產這類高承諾的決定。如果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維持在100的標記線上或進一步降低,儘管目前仍然處於低利率狀況,但旺盛的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可能會逐漸褪去。

下面的兩個圖展示了消費者信心與房地產市場之間的關係。當消費者信心高漲時市場需求上升,推高房產價值,反之亦然。

儘管消費者信心水平有所鬆弛,但消費者仍然將房地產市場視作一個明智的投資方式。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哪裏是最明智的儲蓄地方」,受訪者中超過1/4認為是房地產市場,僅次於金融機構(33.9%),是第二個最受歡迎的選擇。

有幾個因素都可能在瞬間打擊消費者的信心。該指數的前期跌幅可能是聯邦大選後的自然下降,但最近信心指數的下降可能更多是由於疲軟的就業市場。失業率上升,創下自2003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6.0%。汽車行業的不景氣可能造成了進一步的不安,還有其它大公司的裁員消息等,例如澳航的大幅減員。

西太平銀行-墨爾本研究所對失業預期進行了分析,稱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消費者還從來沒有這樣擔心就業保障。

消費者信心也可能易變,如果失業率穩定下來,經濟數據水平提高,消費者信心可能會反彈到一個更樂觀的立場,就目前的低信心水平持續下去,可能房產交易數量就會開始減少。

(責任編輯:簡玬)

相關新聞
房產回報需幾年? 一個數字告訴你
澳洲政府必須改變海外投資政策的理由
九成購房者希望房產只需「低維護」
首次購房投資者需克服的十大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