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設置海洋公共藝術

人氣: 11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新亮相「繽紛.海洋公共藝術季」,集結多位藝術家的心血結晶及創意,設立永久、臨時性藝術作品,作品色彩鮮豔、亮麗,很有看頭喔!其中納入了「海洋科技與文化」及「火力發電廠歷史背景」的文化內涵,結合了自然生態與人文關懷,也特別重視作品與環境共生原則。

海科館位於八斗子,採開放式園區,有如大海環抱、孕育大地般,歡迎親近、認識它。藝術家們也搭起社區與整體館區的溝通平臺,讓民眾有感受身處於建築中的生活經驗與記憶。

生長於基隆的藝術家連建興,擅長油畫,耗時9個月完成的《海洋傳說之過去、現在、未來》畫布上隱藏許多代表性角色,觀看時可要好好找找喔!連建興導覽時表示:這幅畫分3部分,主要是闡述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度開發後,導致海平面上升,造成環境浩劫,期望能藉此讓民眾對文明發展史的省思,重視環保。

張力山-《城中城》以玻璃水晶勾勒出原北火電廠建築原貌,一進主題館大廳,即可觀賞到昔日榮光轉換再現,讓觀者感受到人們在建築中的生活經驗與記憶,並以光明來照亮台灣的未來。

《泡泡遇》為藝術家陳怡潔、何采柔共創,有如海洋孕育生命起源的氣泡,以多彩而繽紛的的形式,訴說海洋生命誕生多采多姿的過程,很受大家喜愛。

裘安.葡梅爾所創作的《Folkseau》,是由好幾個彩色浮標組成,浮標的色彩概念來自八斗子,小朋友都很好奇的推它,不倒翁浮標,使得浮標擺動有如與大自然海浪共舞般的樂趣。

藝術家劉和讓,分別以漁用浮標、碳與漁火等具有地域性的三項元素之作-《洄域之境》。以早期北火電廠需要碳的概念而創作,但它不規則的形狀有島嶼的概念;漁用浮標的創作,是因為這裡是水溫交接處,垂釣客很多;漁火結合多重光源有聚集人群、空間的亮點,就像是海上作業時,誰的光源越強漁獲就越多…來呈現八斗子早期生活樣貌。

陳敬元神秘的六角燈箱《TIME WITH AURORA》,描述台灣與海洋之間的意像。另外還有象徵八斗子《熊貓與8斗仔》、以及由椅子創作而成的《搖晃的海灣記憶》、《轉動吧!巨輪螺槳》、《海科號彩繪列車》、《魚群》、《藝術發電廠》…等等裝置藝術品,已分別設置在海科館周邊、碧水巷廣場及海科館站旁草坪。

海科館內,藝術家張力山的《城中城》玻璃水晶,及兩側原北火電廠的基石。(周美晴/大紀元)
海科館公共藝術設置《泡泡遇》有如海洋孕育生命起源的氣泡,多彩而繽紛。(周美晴/大紀元)
藝術家連建興的《海洋傳說之過去、現在、未來》畫作,設置於海科館3樓,畫布上,你能認識哪些代表性角色呢?(周美晴/大紀元)
海科館館長吳俊仁巡視公共藝術設置,神秘的六角燈箱《TIME WITH AURORA》。(周美晴/大紀元)
藝術家劉和讓與他的創作,漁用浮標、碳(黑色)。(周美晴/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