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海灣大橋發包中國公司 成本反升

人氣 40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6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海灣大橋東段新橋耗資65億美元,預算大大超標。為保證工期、節省資金,負責新橋橋面製造和架設的主承包商——美國橋梁/螢石合資公司(American Bridge Co./Fluor Enterprises Inc. Joint Venture,ABF)將橋面結構製造工程承包給振華港口機械有限公司(ZPMC),這項預計可節省2.5億美元,並趕上工期的轉承包子項目。

了解舊金山灣區的最佳途徑,請看舊金山大紀元資訊網。

看似雙贏的承包項目,卻因為振華公司在橋面製造過程中由人工操作的點焊質量無法保證,導致焊接出現裂縫,無法達到質量標準。這不僅導致交貨時間一再推遲,為趕上最後預定的工期,隨後的追加費用就超過預計可節省的2.5億美元,而且還一再降低要求達到的質量標準。

儘管官方並不認為振華重工的焊接問題對大橋的安全性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專家們則認為這些缺陷可能將會影響大橋原定使用壽命。

舊金山海灣大橋東段新橋。(馬有志/大紀元)

振華中標即存爭議

當加州交通部(Caltrans)在2006年同意振華公司的合同之時,是考慮到比美國參與競標公司少2.5億美元的標價以及以快速著稱的名聲。

經過長時間的政治論爭,當時大橋的進度已經比預計落後,趕工和成本成為急於解決老橋在地震中安全問題的當局必須考量的問題之一。

加州交通部聘用了第三方專家對振華公司進行資格評估,資深橋梁材料項目承包商梅里爾(Jim Merrill)給了振華「勉強通過」的評價,在評估書中提出振華公司沒有足夠的夠格的焊接工和檢測人員等一系列問題,並對公司做了「高風險」的標注。

最終,交通部還是簽署了合同。

舊金山海灣大橋,東段新橋在建造過程中,橋樑質量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這是參觀大橋時一組圖。(馬有志/大紀元)

焊接裂縫問題有待調查

交通部的文件顯示,當發現ZPMC製造的鋼部件焊接出現裂紋,交通部採取了降低橋梁焊接規範的辦法,認為這些裂紋無關緊要,將有缺陷的部件安裝在橋面,以趕上工期。

橋梁的總工程師馬諾尼(Brian Maroney)稱,振華公司的自動焊接效果很好。問題出在將鋼板組合在一起成型中,人工操作的點焊並不過關。文件顯示,為修復這些焊接裂紋,交通部支付了數千萬美元。

今年1月在加州參議院作證時,加州交通部派駐中國監管的高級別工程師寇(Doug Coe)表示,當看到振華的產品達不到質量標準時,他認為,本應該將這些任務交給別的地方去做。寇稱,趕時間、搶進度是當時最要緊的壓力所在,但不能以此為產品有缺陷的藉口。

目前加州參議院交通及住房委員會正與加州高速巡邏(CHP)一起調查焊接問題是如何處理的。

數次追加 導致預算超支

根據《沙加緬度蜂報》研究公開的文件和檔案,儘管製造產品有缺陷,振華卻數次獲得追加款,作為跟上大橋建築進度的獎勵。

僅給振華公司的加速進度激勵金一項,2008年後期,加州交通部劃撥了1,300萬美元; 2009年早期,橋梁監管方又批准了4,500萬美元;2010年起,監管委員會又追加1.91億美元。

到項目完成之時,振華公司已經取得了大把的獎勵,它與ABF一起,以成本超支和各種獎勵的方式,分享了超過2.5億美元。

算上交通部及承包商去中國的差旅費,花費要遠遠超過2.5億美元本想通過「中國製造」省下來的錢。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海灣大橋修補工程推遲1個月
舊金山海灣大橋東段老橋拆卸工程開始
舊金山海灣大橋完成抗震修補工作
舊金山海灣大橋焊接出問題 損失已達1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