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曾虛白新聞獎 喚起媒體公義魂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30日電)「捷運喋血事件,閱聽人從媒體看到太多血腥細節與恐慌氛圍,卻很少看到教導民眾注重安全、臨危勿亂的資訊。」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樊祥麟指出,曾虛白新聞獎的設置,就是盼能喚起媒體重視自身的社會責任。

第4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14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的獎勵辦法及報名表等參賽資料,已公布在中央通訊社網站,7月1日至7月31日收件,歡迎新聞從業人員、自由投稿人踴躍參賽。

曾虛白新聞獎創立於民國63年,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的新聞獎,民國98年時委託卓越新聞基金會,與卓越新聞獎一起辦理。去年恢復由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舉辦,並與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合作,增設「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有別於國內其他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設有「新聞學術著作獎」,以獎勵傑出新聞學術研究、著作。樊祥麟民國101年接任曾虛白基金會董事長後,發現曾虛白獎與卓新獎一起辦理,無法彰顯曾虛白獎的特色,於是著手推動這個中華民國最老資格的新聞獎自行舉辦。

樊祥麟表示,台灣的新聞媒體近年越來越偏重瑣碎且負面的新聞,不重視正面新聞及對社會現象提出完整分析,在網路與社群網站崛起後,前述問題隨著快速傳播而放大,對台灣社會發展不是好現象。

他說,媒體是輿論公器,不能忽略公共服務與社會責任,台灣媒體看似蓬勃發展,傳播方式也隨網路與手機崛起而更多元,但媒體日益盲目追求市場利益,報導爭議化、破碎化,導致本身公共服務的角色幾乎蕩然無存,台灣媒體的問題,在鄭捷犯下捷運殺人事件的相關新聞報導裡,一覽無遺。

曾虛白獎恢復自辦,並由中央通訊社承辦。身兼中央社社長的樊祥麟認為,中央社經營模式近年已走向直接對閱聽個人服務的B2C,不像過去只偏重服務新聞機構訂戶的傳統B2B模式,由國家通訊社承辦曾虛白獎,喚起媒體重視公共責任,是另一種直接對大眾的服務,具有正面意義。

台灣的學校新聞教育與新聞媒體實務一直存在不小落差,早被認為不利台灣新聞發展。樊祥麟認為,學界與民間雖不乏提出量化數據檢討新聞媒體偏向羶色腥,卻難以從根本提升媒體素質。

樊祥麟認為,媒體從業人員進修、讓採訪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是提升新聞媒體的重要環節,曾虛白獎設有「新聞學術著作獎」,讓傳播學術著作不只在學術圈有影響作用,而可以進一步在大眾乃至整個媒體環境擴散、激盪,絕對有利公共服務的倡導。

曾虛白新聞獎基金會今年繼續與財團法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合作,設立「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提倡「環保、節能、愛地球」,獎勵媒體喚起國人環境永續意識,倡導綠能生活。

樊祥麟表示,台達電投入綠色能源、環境保護的努力獲各界肯定,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特別另闢「公民記者組(含網路媒體)」,與新聞媒體組區隔,對公民記者與網路媒體重視,理念也與中央社相呼應。

曾虛白新聞獎去年恢復自辦並結合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計收到1000多件各類報名作品,贏得踴躍迴響。樊祥麟希望今年能再接再厲,獲得更多媒體與社會共同支持,讓「公共服務」這把火持續燃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