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唐人街系列一:可負擔屋荒 工作組推歷史保護

人氣: 10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你可能想像不到,在曼哈頓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至今唐人街的一些老屋還保持著數百、甚至最低數十美元的月租。這是由於歷史原因,唐人街的樓業絕大多數是租金穩定及租金管制兩種,幾十年來不變,房東無法改變也不能按市價加租;同時唐人街的擁擠是出了名的,有1/3的家庭房間利用率之高,達到罕見程度。

這是曼哈頓唐人街獨有的現象,在法拉盛和布碌崙都不存在。不過, 與曼哈頓的其他地方一樣,唐人街正經歷著自由市場的壓力,隨著紐約房地產價格的飆升,近年來對唐人街社區產生戲劇性的影響:

● 租金管制房越來越少,房租越來越高,導致低收入家庭遷出唐人街。人口普查數據顯示, 過去10年有15%的華埠亞裔原住民隨之外遷。

● 房東坐擁千金,房地產稅過去十年來漲了兩三倍,但租金管制房限制了房東的收入,收齊租金都不夠給地稅。房東只能提高店鋪的租金補齊損失,讓華人商戶叫苦連天,愈加依賴游客生意,最怕下雪風災。

● 與此同時,發展商垂涎唐人街這片黃金地,欲高價收購,卻發現有價無市,華人房東大都苦守祖業「不想動」,也有業主想盡辦法讓舊租客搬出去,低收入家庭愁眉不展。

● 唐人街的傳統小商業面臨考驗,華人餐館和商店逐步淡出,工作機會減少。
. . . . . .

在自由市場的壓力下,唐人街是否會不再屬於「唐人」?作為新移民基地的唐人街走過170多年歷史,未來是否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唐人街的興衰,一直是華人關注的話題,時至今日,爭論最多的就是唐人街日益減少的可負擔房屋,以及成立七年的華埠工作組力圖推動的歷史保護計劃(重新分区)。

唐人街老住客:租金管制房「走一個少一個」

說起唐人街,除了享有中式美食「物美價廉」的名聲外,唐人街在曼哈頓還有一個美譽: 新移民的落腳點和可負擔的安家之處,「可負擔」是因為紐約市歷史上受租務條例規範的建築、租金穩定房屋大多在這裡。

伍寶玲在華策會的人瑞中心擔任主任,一直與老人打交道,為他們提供服務、解決各種問題,她說,唐人街的租金管制房,入住者大多數是中低收入者和老人,他們受到法律保障,可享受「優先續約」和「租金漲幅管制」的保護,原則上只要承租人仍繼續繳納租金,出租人就不得收回房屋或驅逐承租人,他們往往一住進去就是到老。

「這和紐約市房屋條例有直接關系。」她說,1947年之前建造的房屋,屬於租金管制樓宇,規定房東可收取的租金上限, 可避免租金上漲。 1947至1974年間建造和修繕的房屋,屬於房租穩定房,不論市價如何,房東每年只能有很小的租金漲幅,由市議會每年6月開會,研究租金的升幅。

人瑞中心的注冊會員有6000余人,分散在五大區。伍寶玲說,新移民對政府樓、老年公寓的需求量大,中心很多會員老年化後申請住政府樓,都想在唐人街「自己的根里生活,但粥少僧多,只好分散紐約四處,最主要(唐人街)可負擔的房屋不夠。」

「1974年住下來的,當年的30歲都變成70歲了,很多過世了,或者進了老人院搬走了,公寓空出後,就不屬於租金控制,所以華埠的租金控制房屋越來越少,走一個少一個,租金穩定房也是。」

脫離租金穩定法律的管束,公寓就完全按市場價出租。 「所以現在唐人街越來越貴。華埠誰最有興趣搬來——新移民,因為語言問題、文化問題,但是他們多數都是經濟有問題,許多移民來了以後沒有地方住,或者住不起。老人家是靠救濟,生活補助金、養老金、糧食券,所有都是政府的福利。他們怎麼可以負擔房租?」伍寶玲說。

信息箱:

● 1930年代後期和1960年代間,市政府在唐人街及週邊建造了一批大型的公共住房,包括控租公寓、穩租公寓、Mitchell Lama公寓(孔子大廈、尼克村、南橋、兩橋等) ,政府樓以及政府以抵免稅收、或允許加建樓層等優惠方式,鼓勵開發商興建針對低收入家庭的廉租屋
等。

聯邦補貼資助的Mitchell Lama公寓(孔子大廈、尼克村、南橋、兩橋等)在曼哈頓下城的分布圖。(Pratt Center:紐約市規劃局資料圖)

44層樓的孔子大廈是一棟聯邦政府補貼公寓,但是比一般華埠的住房水準要高。(蔡溶/大紀元)

政府樓是指由HUD(聯邦住宅與都市發展部)補貼差價、住戶繳交的房租不超過自己收入的28%至30%的公有住宅樓,統一由NYCHA(紐約市房屋局)管理。
由NYCHA(紐約市房屋局)管理的政府樓。(Pratt Center)

可負擔(平價及廉租屋)公寓則由開發商負責出租及維修。廉租住房可以「傳宗接代」,例如申請登記時是父母帶個孩子,孩子長大了,父母去世了,孩子仍然可以居住其中。不過,租金將根據孩子的年收入,重新設定。

● 截至2013年3月,共有167,353個家庭在申請政府樓的等候名單上,除此之外還有123,533個家庭申請政府第8 條款房屋租金援助。

源自普瑞特社區發展中心(Pratt Center)2014年初的報告:

● 唐人街是全紐約租住房屋比例最高的區域,高達85%的公寓都被租客占據,曼哈頓為77%,紐約市平均比例為69%。

● 按照聯邦的標准,以每月房租支出不超過家庭總收入30%,才算「可負擔得起」,唐人街有56%的家庭房租超可負擔水準。

2007年至2011年曼哈頓下城租金負擔情況,圖中綠色地區中租金占家庭收入比例最低,深藍色為負擔最重的區域,可見唐人街在整個曼哈頓下城是「可負擔住房」最緊缺的區域。(Pratt Center:2007-2011美國社區調查)

● 唐人街的家庭收入非常低,四口之家的年平均中位收入(AMI)只有37,362美元,比HUD用來評估低收入家庭的基數85,900美元少了一半不止。由於新的酒店和豪華公寓不斷增加,白人居民大量湧入,新的亞裔移民已經住不起唐人街了。

● 對於當地四口之家的平均中位收入(AMI)37,362美元而言,只能負擔934元月租的兩居室房,而一居室的房租市價高達 1,200美元至9,850美元,在雙橋地區,靠近市場街和麥迪臣街,一間一居室的公寓房租為3,395美元。現住人口無法負擔市價房租。 小商家也同樣受房租的影響。

2007年至2011年住房擁擠情況,圖中檸檬黃為最不擁擠的區域,橘紅色為最擁擠的區域,可見唐人街在整個曼哈頓下城是最擁擠的區域,圖中顯示各地擁擠比例。(Pratt Center:2007-2011美國社區調查)

● 下東城/唐人街附近有30,351個租金管制公寓,佔了2011年所有租金管制公寓數量的48%,雖然這個數字比較高,但潛在的損失也很高。 從2002年至2008年,由於房客的變遷,下東城/唐人街租金管制的公寓已有9,000套釋放到正常的租賃市場,最近的數據顯示,2008年和2011 年間,以中位收入AMI的80%來計算,損失了5,890個租金可負擔的公寓。
2011年曼哈頓下城的房租穩定公寓分布圖。(Pratt Center:紐約市規劃局資料圖)

● 房東有兩種方式可以脫離管制:如果一間公寓房租金的正常市場價達到2500元﹐並且房客全家總收入連續兩年達到或超過20萬﹐該公寓房東就可以向紐約市房屋保護和發展部(DHCR) 申請脫離租金管制系統;

當一套空置公寓的月租金達到2500元後,可以脫離管制(vacancy decontrol);當房客搬走後,房東可以將空置公寓的租金增加20%,稱空置加租(vacancy allowance);當租金管制公寓空置後,或者變為租金穩定公寓,如果該樓宇少於六個單元,則脫離租金管制法規。

2010年曼哈頓下城低收入住房稅收補貼的廉租屋分布圖,開發可負擔住房的主要措施是低收入住房返稅計劃(LIHTC:the Low 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 Program),這是1986年聯邦稅收法的部分修訂內容。(Pratt Center:紐約市規劃局資料圖)

除了租金管制和租金穩定房之外,多年前原意是為資助中產人士置業的聯邦Mitchell-lama計劃房屋,也隨著房市火紅,越來越多Mitchell- lama居民情願補地價,把房屋私有化。

(責任編輯:漢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