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芙尼藝術珍品再次登陸亞洲

光影斑斕描繪百年傳奇
孟璃
font print 人氣: 10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孟璃紐約報導)說起美國新藝術時期(Art Nouveau Period)的代表人物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大部份中國人鮮有耳聞,但說起大名鼎鼎的蒂芙尼珠寶,卻無人不曉。其實,這位玻璃藝術家蒂芙尼就是蒂芙尼珠寶創始人的兒子。他沒有繼承父親的珠寶事業,卻成為一名全球頂尖的玻璃藝術製作專家、美國新工藝的傑出典範。蒂芙尼的彩繪玻璃燈飾更成為新藝術時期的文化象徵,也是代表美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10月4日至7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一年一度的藝術盛世——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將展出世界各地逾6500件珍奇藝術品。來自紐約的蒂芙尼工作室(Tiffany Studio)權威專家——Lillian Nassau LLC將展出一系列亞洲難得一見的蒂芙尼彩繪玻璃燈飾。

Lillian Nassau LLC於1945年由Lillian Nassau 成立,是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和蒂芙尼工作室(Tiffany Studio)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經銷商,並且致力於傳播、發揚這種藝術類別,使得蒂芙尼的藝術作品成為收藏界非常重要的一個收藏門類。2006年10月,藝廊的長期執行董事Arlie Sulka接手了這間藝廊,Lillian Nassau LLC依靠其在蒂芙尼工作室的專業經驗和學術專長仍然保持著在蒂芙尼作品鑑賞及經營的主導地位。

Arlie Sulka,蒂芙尼作品專家,Lillian Nassau藝廊的所有者(攝影:張學慧/大紀元)

「我是在Lillian Nassau LLC工作中長大的,我從1980就作為助理在這裡工作了,我接受了Lillian第一手的訓練,能夠看到、觸摸、感受、研究上千件美麗的蒂芙尼作品,我練就了我自己的火眼金睛,現在我已經被認為是這個領域裡舉足輕重的專家了。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博物館、收藏家、甚至是聯邦政府,因為他們也需要我們來鑒別仿製燈具。」一說起蒂芙尼燈飾,Arlie的談吐間總洋溢著激情與喜愛。
Lillian Nassau藝廊一角(攝影:張學慧/大紀元)

Lillian Nassau藝廊一角(攝影:張學慧/大紀元)

據Arlie介紹,蒂芙尼燈飾的代表圖案有荷葉、蜻蜓、牡丹等等,顏色大小各異。每個燈罩下面有不同的燈座,也可以根據買家的喜好來搭配,當然越複雜的設計價值越高。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蒂芙尼燈飾真品價值約$25,000左右。但也有些設計獨特的燈罩必須要搭配專屬的燈座,比如孔雀檯燈,下面是龜甲玻璃燈座,獨一無二,從來沒有在蒂芙尼工作室裡產量化的,目前價值$395,000,是稀世珍品。
帶龜甲燈座的孔雀檯燈,約1900年產於美國(攝影:張學慧/大紀元)

今年已經是Lillian Nassau LLC第三次參加香港典亞藝博,Arlie想讓更多的亞洲人了解、欣賞、收藏真正的蒂芙尼藝術作品。「我知道在中國有很多假貨,尤其在古董、藝術市場,搞得每個消費者都很緊張,我很理解,所以我是香港藝術展中唯一的一家蒂芙尼作品參展商,就是為了給感興趣的人百分百的信任。」

在紐約Lillian Nassau LLC藝廊裏,除了蒂芙尼的玻璃飾品外,還展示了不少外形新穎的近現代的家具。Arlie說:「約四五年前,我們開始引進20世紀中期現代主義的家具,如有不少George Nakashima,Albert Paley的作品。我們發現這種風格的傢俱和蒂芙尼的作品放在一起就是絕配,並且這些家具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一代的收藏家,當他們來看蒂芙尼的作品時驚奇的發現我們還有這樣的家具,都想同時買下,因為他們都很喜歡!」

今年下半年,光臨以下展會您將有機會一睹蒂芙尼作品的真顏:

●2014年9月17-21日,紐約藝術、古董&珠寶展 Park Avenue Armory,Park Ave & 67th St., NY
●2014年10月4-7日,典亞藝博,香港會展中心 1 Expo Drive, Wanchai, Hong Kong, China
●2014年10月17-23日,國際藝術&古董經銷商展會 Park Avenue Armory,Park Ave & 67th St., NY
●2014年11月13-17日,藝術設計沙龍 Park Avenue Armory,Park Ave & 67th St., NY

◆Lillian Nassau LLC藝廊
地址:220 East 57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2
電話:212-759-6062
網址:www.lilliannassau.com

責任編輯: 洪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盧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品高達3萬5千件,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被稱為「萬寶之宮」。那麼,這麼大的藝術宮殿,怎麼走,怎麼看,才能看到廬山的全部面目呢?為此,盧浮宮根據不同類型觀眾的參觀需求,將浩如煙海的館藏藝術品,根據歷史時期、藝術類型或特定藝術主題等,整理出若干條專題參觀路線。走,讓我們一起來玩轉盧浮宮。
  •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最近公眾輿論獲悉,在慕尼黑一所公寓裡發現了1,500件被納粹掠奪的藝術珍品,價值十億歐元。這個驚人發現立即引起國際轟動。
  • (大紀元記者司瑞費城報導)3月2日,韓國「李氏王朝文物」展首次登陸美國,在 「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開幕。本次展覽名為「韓國珍寶:朝鮮李氏王朝的文化藝術」(Treasures from Korea: Arts and Culture of the Joseon Dynasty, 1392-1910),由韓國首爾國家博物館、費城藝術博物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和休斯頓美術館第一次在美國共同舉辦的活動。
  • 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誕生了無數絕世藝術珍品。但由於天災人禍,保存在中國的絕世藝術珍品只是其中的一部份,還有許多漂流海外。最近網絡盤點收藏日本博物館的10件中國國寶。
  • 雅克馬爾·安德烈博物館(Musée Jacquemart-André)是非常著名的私人博物館,其整個收藏兼容並蓄、豐富多彩,僅2011年就曾接待了50萬名遊客。它位於法國巴黎8區的奧斯曼大街旁,在當時法國貴族聚居的蒙索(Monceau)地區,有著第二帝國時期富有銀行家豪華私宅的氣派。大樓由當時著名建築師亨利·帕朗(Henri Parent)設計,建於1869年,在經過6年工程後,於1875年正式完工。
  • 「藏家特輯」專為喜愛中華文物的收藏家所開設,在接下來幾週,將由台灣藏家提供多件珍稀中華文物,專文介紹賞析中華文物精緻藝術之美。專欄刊登期間,若有海內外藏家有意收藏刊登古物,所獲金額將成立基金,專款籌設台灣民間藏品博物館文化園區,集台灣藏家的力量,為中華文物交流傳承盡棉薄之力。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