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鄭捷二審仍獲判死刑 法官搭捷運不敢睡

人氣: 100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0月30日訊】臺北捷運殺人案,鄭捷二審仍判死刑、褫奪公權終身。臺灣高等法院發言人周盈文指出,法官除審酌精神鑑定報告外,審理過程中根本感受不到鄭捷有悔悟。高院合議庭指,勘驗鄭捷血染車廂畫面,感觸很深,之後搭捷運,不像以往會瞇一下,變得精神集中。

鄭捷二審仍判死 高院法官:未感悔悟心

鄭捷於2014年5月21日在捷運板南線龍山寺到江子翠站間持刀殺人,造成4死22傷。一審今年3月6日宣判,判鄭捷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全案上訴後,高院二審今天(30日)就鄭捷對1名少年砍殺右手肘部分,涉犯殺人未遂罪,撤銷原判,改加重刑度6個月,其餘上訴駁回,應執行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全案可上訴。

鄭捷並未到庭聆判,受害家屬得知判決結果後,除了表示相信臺灣司法正義外,對於鄭捷不願到庭聆判,覺得是「很孬」的行為。

臺灣高等法院30日宣判台北捷運殺人案,被告鄭捷維持一審原判死刑,死者李翠雲弟弟李瑞昌(前)對判決表示符合社會期待。(中央社)

高院於宣判後舉行記者會,據中央社報導,周盈文指,犯罪事實部分,合議庭法官與一審判決態度一致,認為鄭捷從小生長在健全小康家庭,本不是一名思想偏激、行為怪異的人,但在求學階段陸續與師生發生摩擦,長大後開始出現憤世傾向,萌生以「殺人取代隱忍」的想法。

周盈文說,鄭捷為了順利完成殺人計畫,高中畢業後決定報考軍校、接受體能訓練,未料卻因課業成績不及格遭退學,此事對鄭捷造成很大打擊,加深憂鬱情節,決定執行「大規模」殺人計畫,才持刀在捷運車廂犯下砍殺案。

周盈文強調,雖然有精神鑑定報告以及證人證詞,但法官在審理過程中,發現鄭捷對於被害人表現的歉意無法確認出於真誠,且感受不到他有悔悟之心、犯後態度惡劣至極、難以教化,求其生而不可得,因此判處死刑。

勘驗鄭捷行凶監視器畫面後 法官搭捷運不敢睡

高院合議庭表示,勘驗捷運車廂的監視器畫面,感觸很深,鄭捷血洗車廂畫面驚悚,不像電影是假的,這是真實發生案件,其中鄭捷對一名被害人,凶殘砍殺並扭轉刀子,印象深刻;導致自己之後若有搭乘捷運,不會像以往習慣在車內壓低帽子瞇一下,反而是精神集中。

合議庭說,鄭捷審理期間,沒有任何一個被害人或死者家屬願意原諒鄭捷,曾經給鄭捷向被害人道歉的機會,當時訊問鄭捷「死者家屬及被害人今天都在場,有沒有話要說」,但鄭捷僅回答「有證據,(庭上)沒有調查」,直到9月22日辯論庭(最後一次開庭)時,鄭捷跟律師討論後,才首次當庭向被害人道歉;對於鄭捷道歉是否真心存疑。

合議庭指,審案期間,收到3、4封信,不是鄭捷的父母來信,是民眾一面倒要求快點判鄭捷死刑,有些是鼓勵性質,要求還被害人公道,有些則是騷擾性質,要法官們去「吃屎」、「滾蛋」,幹嘛還要傳喚鄭捷的老師作證?是否與鄭捷律師勾結?快點判死刑。

合議庭表示,根據臺大醫院的鑑定與鄭捷國小、國中、高中及部隊同學等人的證詞,以及被害人、死者家屬每次淚灑法庭,認定鄭捷心思縝密,計劃犯案,行凶時未達精神喪失及耗弱,鑑定結果已無教化可能性,求其生而不可得,因此判處死刑。

此外,鄭捷的父母教養孩子,與一般人沒有不同,並沒有虐待鄭捷,鄭捷也不是受虐兒;鄭捷供稱發誓要報復殺害國小2名女同學,卻找不到人,並不合理,且供稱因這樣的負面情緒累積,導致最後將誓言移轉到捷運上犯案,堅持實現的作法,更讓法官感到匪夷所思。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