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中國通膨下跌到五年最低

人氣 3

【大紀元2015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通膨一月份下跌到五年最低。這標誌著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最低增長。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一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0.8%,比已經低迷的12月份數據1.5%更低。此外,已經連續三年下跌的生產者價格(PPI)一月份下跌4.3%,這是2009年末以來的最急劇下滑。

《華爾街日報》2月10日報導,下滑的商品價格,不尋常的暖天氣和持續疲軟的需求推動消費者價格下跌。

如果消費者和企業使用儲蓄來購買和投資,低迷的價格可以幫助經濟。但是長期的價格下跌可能鼓勵他們推遲消費,因為相信未來不久還會有更低的價格,因而拖累增長。

中國週二疲軟的價格數據契合整個亞洲的消費者和企業的低迷需求,歐洲和日本蹣跚的經濟需求以及疲軟的油價。這些都增添了通縮壓力。

儘管央行採取降息和降準等刺激措施,蒼白的價格仍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指標的最新一個。一月份進口和出口下滑,而工廠產出下跌到28個月最低。

「基本上,國內需求仍然相當疲軟,」匯豐銀行經濟學家馬曉平說,「我們仍然未看到去年末實施的刺激措施產生任何正面效果,決策者需要做更多。」

中國虛弱的房地產市場抑制了鋼鐵、水泥和其他商品的需求,成為通膨的拖累。

經濟學家說,中共當局意識到如果不採取進一步行動,當考慮通膨因素,借貸的真實成本將高企,並阻礙實體經濟增長。

馬曉平說,她預計央行將進行兩次降息和兩次降準。

下滑的物價也可能令債務更難償還。債務在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後,地方企業揹負著巨大的債務。

惠譽評級機構估計,截至2014年末,中國債務存量已經上升到GDP的242%,比一年前的217%升高。

匯豐銀行經濟學家們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低通脹的主要威脅在於影響企業的債務比率。產出價格下滑可引發諸如削減員工工資等成本削減措施,可能導致物價——工資陷入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孫芸;覆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李高朝:台灣通縮壓力仍在戰爭不至造成通膨
輸出通縮轉為輸出通膨 中國升高全球物價壓力
慘…去年抗通膨 今年憂通縮
學者:通縮比通膨更棘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